[实用新型]氨分解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1979.7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0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唐兴凯;张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平纳鑫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04 | 分类号: | C01B3/04;B22F9/22;C21D1/74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24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粉还原生产过程中的氨分解炉。
背景技术
在铁粉还原生产过程中,氨分解炉用于在高温和镍触媒作用下,将氨气分解成75%氢气和25%氮气的混合气体,进而供给还原炉对铁粉进行退火还原,去掉铁粉中的氧含量。
氨分解炉是由炉体、安装在炉体内的反应器和加热器构成,传统的反应器是由多根呈梅花状布置的反应管、与每根反应管底端分别相通的进气管、与每根反应管顶端分别相通的出气管和预先填装在反应管内的镍触媒构成的整体结构,为了防止镍触媒在使用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中毒事件发生,需经常更换。而反应器与其内的镍触媒为整体结构,更换镍触媒的同时需将反应器一起更换,必须停炉冷却,更换费用高、时间长;传统的加热器是由套在反应器上的电加热带构成,更换时必须停炉冷却,影响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氨分解炉,其可在更换镍触媒的过程中,无需更换反应器,降低更换费用,在更换加热器的过程中无需停炉冷却,保证正常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氨分解炉,包括炉体,在炉体内设置加热室,在加热室内设置反应器和用于给反应器加热的加热器,所述反应器顶端穿出炉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反应器包括三根竖直的反应管,位于中间的反应管下部为“几”字型且与两侧的反应管底端分别相通,在位于中间的反应管顶端安装密封盖;所述加热器是由上下排布的多个加热器组件构成,所述加热器组件是由陶瓷管和绕在陶瓷管上的电加热丝构成,在炉体上对应加热器组件两端分别设有前后贯穿的插孔,所述加热器组件插装在对应的插孔内。
进一步优选,在反应器底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反应器通过设置于其底端的固定座座置在炉体内底面。
进一步优选,位于中间的反应管与两侧的反应管之间分别固设连接柱,增强反应器整体结构强度。
进一步优选,所述加热室为二个且左右对称布置,通过设置二组反应器与对应的加热器,提高氨气分解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所述反应器包括三根竖直的反应管,位于中间的反应管下部为“几”字型且与两侧的反应管底端分别相通,在位于中间的反应管顶端安装密封盖,安装时,将棒状镍触媒插在位于反应器中间的反应管中,更换镍触媒时,只需打开位于中间的反应管顶端密封盖即可将棒状镍触媒取出更换,无需更换反应器,降低了更换费用,取消了因更换反应器需停炉冷却的操作步骤,操作简单,缩短了镍触媒更换时间。
2、由于所述加热器组件是由陶瓷管和绕在陶瓷管上的电加热丝构成,所述加热器组件插装在前后贯穿的插孔中,更换操作时,只需将损坏的加热器组件抽出并重新插入新的加热器组件,无需停炉冷却,更换快捷方便,保证了正常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反应器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反应器,3-加热器,4-加热室,201-反应管,202-连接柱,203-密封盖,204-固定座,301-陶瓷管,302-电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氨分解炉,包括炉体1,在炉体内设置二个左右对称布置的加热室4,在加热室4内设置反应器2和用于给反应器加热的加热器3,所述反应器2顶端穿出炉体1,所述反应器2包括三根竖直的反应管201,位于中间的反应管201下部为“几”字型且与两侧的反应管201底端分别相通,位于中间的反应管201与两侧的反应管201之间分别固设连接柱202,在反应器底端设有固定座204,所述反应器2通过设置于其底端的固定座204座置在炉体1内底面,在位于中间的反应管201顶端安装密封盖203;所述加热器3是由上下排布的多个加热器组件构成,所述加热器组件是由陶瓷管301和绕在陶瓷管上的电加热丝302构成,在炉体1上对应加热器组件两端分别设有前后贯穿的插孔,所述加热器组件插装在对应的插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平纳鑫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建平纳鑫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19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全包皮手机壳的自动包皮治具
- 下一篇:一种工业废气中的氢气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