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极柱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1617.8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4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管伟峰;王晓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远捷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H01M2/30;H01M2/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蓄电池极柱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政府正在逐步加大新能源应用产品的推广,蓄电池应用产用产品得以发展。
随着蓄电池应用产品的普及推广,蓄电池结构上的弊端也暴露了出来。蓄电池实际上是一种将化学能量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在蓄电池内部存储有大量电解液用于进行可逆的化学反应。现有的蓄电池普遍存在漏液现象,蓄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容易在极柱的设置位置处从蓄电池内流出,进而污染蓄电池安装环境,同时还降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电池极柱密封结构,能有效放置蓄电池内部电解液从极柱流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蓄电池极柱密封结构,包括蓄电池壳体和极柱,所述蓄电池壳体顶部设置有安装极柱的极柱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外壁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凸起,所述极柱孔侧壁水平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相互匹配;所述极柱孔侧壁最底端的环形凹槽两侧均设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与蓄电池壳体内部电解液储液缸连通;所述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是相对的,只要极柱外壁与极柱孔侧壁设有迷宫结构即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极柱包括旋接头以及套接在旋接头外壁的插套,所述旋接头外侧以及插套内侧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结构,所述环形凸起设置在插头外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套外侧与极柱孔侧壁之间设有橡胶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接头顶部设置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半径大于旋接头的半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接头与挤压块是一体成型的,所述插套和环形凸起是一体成型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极柱侧壁以及极柱孔侧壁分别设置相互匹配的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以此形成迷宫结构,对电解液起到阻碍作用;同时在极柱孔侧壁最底端的环形凹槽两侧设置回流槽,使渗出的电解液回流到电解液储液缸,既能防止电解液渗出,也能回收电解液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极柱密封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为解决现有蓄电池内部电解液容易从极柱漏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电池极柱密封结构,包括蓄电池壳体2和极柱1,所述蓄电池壳体2顶部设置有极柱孔,所述极柱1安装固定在极柱孔内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极柱1外壁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凸起11,所述极柱孔侧壁水平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21,所述环形凸起11和环形凹槽21相互匹配;所述极柱孔侧壁最底端的环形凹槽21两侧均设有回流槽12,所述回流槽12与蓄电池内部电解液储液缸连通。极柱1外壁设置的环形凸起11以及极柱孔侧壁设置的环形凹槽21相互匹配并形成迷宫结构,能够在电解液渗出的通道上起到阻碍作用,有效防止电解液渗出;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在极柱孔侧壁最底端的环形凹槽21两侧设置回流槽12,将渗出电解液输送回蓄电池内部的储液缸中,既能阻碍电解液渗出,也能将电解液回收在利用,有效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远捷电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远捷电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16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柴油机气缸盖
- 下一篇:进气管及发动机进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