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胃液抽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60947.5 | 申请日: | 2017-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6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郭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周维锋 |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引流瓶 锥套 胃液抽吸 连接套 大径端 胃管 本实用新型 均匀开设 连接牢固 一端设置 连接管 小径端 瓣爪 和胃 松脱 分隔 连通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液抽吸装置,包括负压引流瓶和胃管,所述负压引流瓶上设置有与负压引流瓶连通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锥套,所述锥套的大径端与连接套顶部连接,锥套壁上周向均匀开设有多条由小径端向大径端延伸的沟槽,所述沟槽将锥套分隔成多个瓣爪,所述胃管一端设置有连接管。该结构的胃液抽吸装置,能使得胃管与负压引流瓶之间连接牢固,避免了出现松脱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液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中,常需要将病人胃内容物引流出来。现有的胃液抽吸装置包括胃管和设置在胃管尾端的负压引流瓶,由于胃管与负压引流瓶之间为插接形式,所以其连接不牢固,容易松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胃液抽吸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装置存在胃管与负压引流瓶之间易松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胃液抽吸装置,包括负压引流瓶和胃管,所述负压引流瓶上设置有与负压引流瓶连通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锥套,所述锥套的大径端与连接套顶部连接,锥套壁上周向均匀开设有多条由小径端向大径端延伸的沟槽,所述沟槽将锥套分隔成多个瓣爪,所述胃管一端设置有连接管。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上镶嵌设置有遇水膨胀胶圈,所述锥套内壁设置有与遇水膨胀胶圈匹配的卡槽。
进一步,所述瓣爪通过弹簧与连接套内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胃液抽吸装置,包括负压引流瓶和胃管,所述负压引流瓶上设置有与负压引流瓶连通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锥套,所述锥套的大径端与连接套顶部连接,锥套壁上周向均匀开设有多条由小径端向大径端延伸的沟槽,所述沟槽将锥套分隔成多个瓣爪,所述胃管一端设置有连接管。该结构的胃液抽吸装置,能使得胃管与负压引流瓶之间连接牢固,避免了出现松脱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锥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胃液抽吸装置,包括负压引流瓶1和胃管2,所述负压引流瓶上设置有与负压引流瓶连通的连接套3,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锥套,所述锥套的大径端与连接套顶部连接,锥套壁上周向均匀开设有多条由小径端向大径端延伸的沟槽4,所述沟槽将锥套分隔成多个瓣爪5,所述胃管一端设置有连接管6。连接胃管与负压引流瓶时,将连接管卡入锥套内,瓣爪向内收拢,将连接管夹紧,确保了胃管与负压引流瓶之间连接牢固可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上镶嵌设置有遇水膨胀胶圈7,所述锥套内壁设置有与遇水膨胀胶圈匹配的卡槽。在抽吸胃液的过程中,遇水膨胀胶圈遇水膨胀,卡入卡槽内,进一步提高了胃管与负压引流瓶连接的稳固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瓣爪通过弹簧8与连接套内壁连接,有利于增强瓣爪对连接管的夹持力。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0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式多功能引流管
- 下一篇:肛周术后封闭式双腔冲洗负压引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