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消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0470.0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8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郭坤;肖国凯;王志刚;徐渊;张振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消解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消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消解系统。
背景技术
微波消解通常是指利用微波加热封闭容器中的消解液(各种酸、部分碱液以及盐类)和试样,从而在高温增压条件下使各种样品快速溶解的湿法消化。
例如中国专利CN204988855U中公开了一种微波消解仪,包括箱体、转盘、驱动机构、多个消解罐和爆破片,多个消解罐放置在箱体内,消解罐的上盖与罐体之间夹设有压设件,密封效果较好,消解时消解罐内具有高温高压。
再例如中国专利CN204666432U中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密封式微波消解系统,包括组合罐架,至少两消解罐放置在组合罐架上,消解时,样品在消解罐内进行消解反应,消解罐内具有高温高压。
可见,目前市场上的微波消解仪基本上都采用多个消解罐独立密封后放在同一个微波腔体中进行加热实现高温和高压从而达到消解样品的目的,消解时,多个消解罐分别具有高温高压,导致多个消解罐内的温度和压力等反应条件并不一致,存在差异,反应条件一致性差。而且,消解罐内的容积相对较小,对其内的压力等反应条件较难控制,且所能达到的压力有限,若压力过大存在爆炸等危险,因而采用多个密封消解罐来进行微波消解反应时存在安全系数低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多个消解罐内反应条件一致性差、安全性低。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微波消解系统,包括:
密闭容器,用于在微波消解时密闭容器的腔体内具有包括高温和高压的反应环境;
消解罐,连接置于密闭容器的腔体内,消解罐为非密封结构,消解罐与密闭容器的腔体连通。
优选地,
消解罐包括罐体和罐盖,罐盖盖于罐体上;
罐盖包括通气孔,通气孔用于连通消解罐与密闭容器的腔体。
优选地,
密闭容器的材料为微波可穿透的非金属材料。
优选地,还包括微波腔体,密闭容器连接置于微波腔体内。
优选地,
密闭容器的材料为金属材料,密闭容器直接用作微波腔体。
优选地,
密闭容器的内壁均涂覆有四氟内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微波消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消解罐的罐体中装入样品试剂,非密封地盖上罐盖;
消解罐置于密闭容器内;
在密闭容器内加入定量的溶液,溶液的液面低于消解罐的罐盖;
对密闭容器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溶液为水。
优选地,在所述在密闭容器内加入定量的溶液步骤之后,所述对密闭容器进行加热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密闭容器内注入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
优选地,所述对密闭容器进行加热步骤包括:
将密闭容器置于微波腔体内,通过微波腔体对密闭容器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波消解系统,通过设置消解罐为非密封结构,消解罐与密闭容器的腔体连通,使得放置于密闭容器内的多个消解罐内的温度和压力等反应条件保持了高度绝对一致,提高了反应条件的一致性,消除了各个消解罐之间的反应条件的差异。通过采用密闭容器,相比于体积较小的消解罐,密闭容器具有体积大的优点,密闭容器内的压力相对较好地被控制,提高了微波消解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微波消解系统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消解罐的一个具体示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微波消解系统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密闭容器,2-消解罐,21-罐体,22-罐盖,221-通气孔,3-微波腔体,4-水,5-四氟内衬,6-罐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04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