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定轴式混合动力变速器的操纵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8799.3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4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钟再敏;段诚伟;张磊;鲍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63/02 | 分类号: | F16H63/02;F16H63/24;F16H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定轴式 混合 动力 变速器 操纵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定轴式混合动力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在节节攀升的汽油价格以及越来越严的排放法规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汽车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因而汽车动力系统发展到了电动化的阶段。混合动力变速器便是汽车动力系统电动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定轴式混合动力变速器是一种以市面上流通的手动变速器为基础进行开发的混合动力变速器,具有传动效率高、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
申请号为20151054050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集成驱动电机的定轴式混合动力变速器。上述变速器通过引入两种模式实现驱动电机的耦合路径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切换,满足车辆的不同运行工况需求。上述变速器在换档部分的核心思想是将变速箱中的同步器分为模式切换同步器和其他同步器两类,模式切换同步器的操作独立于其他同步器。并且,模式切换同步器由控制器自动操作,其它同步器为手动操作。由于现在人们对于自动档汽车的需求越来越高,变速器的操纵机构势必要从手动换档方式向自动换档方式发展。但是由于定轴式混合动力变速器相比传统变速器增加了模式切换同步器,使得变速箱内同步器数目增多,给自动换档方式的操纵机构的设计和布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定轴式混合动力变速器能够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并使得操纵机构在加工、布置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可操作性的基于定轴式混合动力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定轴式混合动力变速器的操纵机构,包括:
与发动机连接的输入轴,
中间轴,
通过固定速比与电机驱动连接的动力耦合轴,具有一个模式切换同步器与两个空套齿轮,
与车轮驱动连接的输出轴,
多个互斥的变速齿轮组和档位同步器,
所述的档位同步器包括与电机动力耦合路径相关的第一类档位同步器和与电机动力耦合路径无关的第二类档位同步器。
所述的第一类档位同步器为1/2档同步器及3/4档同步器,所述的第二类档位同步器为5档同步器及模式切换同步器。
还包括实现第一类档位同步器的顺序操纵的第一鼓式换档机构,该换档机构通过其自身型线的凹槽与拨叉轴上设置的销钉接触驱动拨叉轴移动,进而驱动第一类档位同步器。
还包括实现第二类档位同步器的顺序操纵的第二鼓式换档机构,该换档机构通过其自身型线的凹槽与拨叉轴上设置的销钉接触驱动拨叉轴移动,进而驱动第二类档位同步器。
所述的第二鼓式换档机构还用于模式切换同步器的操纵。
所述的动力耦合轴上的两个空套齿轮分别与输出轴上的固结齿轮或空套齿轮啮合,通过操作模式切换同步器实现电机耦合路径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切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当车辆在第一类档位同步器控制的档位下运行时,模式切换同步器可以独立切换来进行电机动力耦合路径的选择。当电机动力耦合路径选为与输入轴耦合时,混合动力变速器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速比;当电机动力耦合路径选为与输出轴耦合时,可以保证换档过程中不会出现动力中断。
(2)当车辆在第二类档位同步器控制的档位下运行时,由于第二类档位同步器与第一类档位同步器互斥,所以无需考虑第一类档位同步器带来的影响,只需处理好第二类档位同步器控制的档位和模式切换同步器控制的档位之间的关系即可,这可以通过优化第二鼓式换档机构的凸轮型线实现。
(3)定轴式混合动力变速器的模式切换部分只需要操作一个模式切换同步器,如果对档位同步器和模式切换同步器分别设计操纵机构,则对于档位数较多的变速器,档位同步器的操纵机构会变得复杂,对实际的机构加工以及功能的实现都有较大的阻碍,而相比之下,模式切换同步器的操纵机构又会显得过于简单。本实用新型将档位同步器分为第一类档位同步器和第二类档位同步器两类,同时将第二类档位同步器的操纵机构与模式切换同步器的操纵机构合并,避免了上述档位同步器操纵机构复杂的情况发生,使得整套操纵机构的设计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操纵机构可实现的换档顺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鼓式换档机构的凸轮型线的设计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8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