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8257.6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7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汪前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汪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田怡春 |
地址: | 11603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污水排放的总量不断增多,处理难度不断加大,这就给污水的处理带来很大麻烦。而污水处理厂中处理污水一般采用生物法和化学法。若采用生物法则反应速率慢,耗电量很大;并且不能很好地除去水中的有害气体,导致出水气味比较大;而且在生物反应池的反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极难降解的物质或者有毒有害的物质,不仅如此,生物法需要进行大量的曝气,而且占地面积很大。若采用化学法则会产生二次污染,导致后续处理变得很复杂,并且现今没有找到廉价有效的化学试剂,这样使得污水处理成本增加。
也有通过电解的方式来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但是由于电极位置固定,导致水处理效果不均匀,净化效率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设备产生二次污染、水处理效果不均匀、净化效率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排沫腔,所述内壳上端开设有第一排沫口和第二排沫口,所述第一排沫口和第二排沫口与所述排沫腔连通;
所述内壳内部下端为漏斗形沉积腔,所述沉积腔上方为圆柱形反应腔;
所述沉积腔内部的顶端设置有一圈入水盘管,所述入水盘管连接入水管,所述入水管引出所述外壳外部并连接入水泵;所述沉积腔的底部设置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排沫腔连通,所述排污口处设置有排污挡板;
所述入水盘管的下方均匀设置若干入水支管,若干所述入水支管沿所述入水盘管的圆周逆时针方向倾斜;
所述反应腔与所述沉积腔之间由网状隔板分割开,所述网状隔板上设置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上方设置正极板,所述正极板上开设若干过水孔;
所述反应腔内设置负极板,所述负极板的外缘设置一圈浮囊,所述负极板上开设若干条状过水通槽;所述负极板上表面设置若干吸沫头,若干所述吸沫头经过柔性排沫管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沫口,所述排沫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沫口连通的排沫泵;
所述负极板的供电线由所述外壳的顶端引出;
所述内壳的内表面设置竖直方向的滑动槽;所述负极板上设置有滑动头,所述滑动头容置于所述滑动槽内;
所述外壳上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反应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位于靠近所述正极板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为高密度纤维层。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顶端具有可拆卸的壳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药物添加,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先经沉积腔沉降,对水进行初步净化,提高正极板和负极板的使用寿命;入水支管沿入水盘管的圆周逆时针方向倾斜,使得进入沉积腔的水形成漩涡,使得大颗粒杂质沉积到腔底;浮囊可带动负极板随水位浮动,可适应不同水量的情况,使得电解反应更加均匀彻底;当持续在水位较高位置工作时,浮沫可通过第二排沫管排出到排沫腔内,当水位较低时,浮沫可以通过排沫管和排沫泵从第一排沫管排出到排沫腔内,提高净化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负极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外壳;2、内壳;3、排沫腔;4、第一排沫口;5、第二排沫口;6、沉积腔;7、反应腔;8、入水盘管;9、入水管;10、入水泵;11、排污口;12、排污挡板;13、入水支管;14、网状隔板;15、过滤层;16、正极板;17、过水孔;18、负极板;19、浮囊;20、过水通槽;21、吸沫头;22、排沫管;23、排沫泵;24、供电线;25、滑动槽;26、滑动头;27、出水管;28、壳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汪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汪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8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送料装置及烹饪器具
- 下一篇: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