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合踏板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7592.4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8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桃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金鹏联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3/02 | 分类号: | B60K2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 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踏板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合踏板杆。
背景技术
离合器踏板是手动挡汽车离合器总成的操纵装置,也是汽车驾驶的“五大操纵件”之一。使用频次相当高。其操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起步、换挡和倒车,是汽车离合器总成的操纵装置。是汽车与驾驶员“人机”交互部分。在学车中或在正常驾驶中,是汽车驾驶“五大操纵件”之一,使用频次非常高,为方便起见,人们直接称为“离合”,所谓离合器,顾名思义就是说利用“离”与“合”来传递适量的动力。离合器由摩擦片,弹簧片,压盘以及动力输出轴组成,布置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用来将发动机飞轮上储存的力矩传递给变速器,保证车辆在不同的行驶状况下传递给驱动轮适量的驱动力和扭矩,属于动力总成的范畴。
一种离合踏板杆的出现大大方便了离合器的控制,但是目前阶段的离合踏板杆,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对于新手驾驶员,无法保证其精确控制踏板杆,从而使离合器的控制不够精确,影响驾驶安全性,安装槽长期使用容易出现磨损,使离合器推杆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踏板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于新手驾驶员,无法保证其精确控制踏板杆,从而使离合器的控制不够精确,影响驾驶安全性,安装槽长期使用容易出现磨损,使离合器推杆松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合踏板杆,包括踏板杆,所述踏板杆的下方的靠近顶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安装有缓冲垫圈,所述安装槽上安装有离合器推杆,所述踏板杆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位于第二安装孔的斜上方,所述踏板杆的尾端安装有脚踏板,所述踏板杆的下方安装有可调节限位槽,且可调节限位槽安装在车体上。
优选的,所述可调节限位槽的槽口与踏板杆的靠近尾端位置的拐角处对应。
优选的,所述踏板杆的杆体为向外弯曲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与机头外壳内壁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离合踏板杆的踏板杆的下方安装有与之对应的可调节限位槽,通过可调节限位槽可以对离合踏板杆的踩踏最终位置进行定位,使驾驶员可以更方便的控制,对于驾车新手来说,避免了离合器控制不当的问题,不但保护了汽车,并且提高了驾驶安全性,且在踏板杆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通过两个安装孔的共同作用,使踏板杆的转动稳定性大大增大,且在安装槽的内侧安装有缓冲垫圈,通过其可以有效的降低离合器推杆对踏板杆的反作用力,降低了安装槽的磨损,保护了踏板杆,使其使用寿命大大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踏板杆;2-安装槽;3-离合器推杆;4-缓冲垫圈;5-第一安装孔;6-第二安装孔;7-脚踏板;8-可调节限位槽;9-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离合踏板杆,包括踏板杆1,踏板杆1的下方的靠近顶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2,安装槽2用来安装离合器推杆3,安装槽2的内侧安装有缓冲垫圈4,缓冲垫圈4可以对离合器推杆3对安装槽2的反作用力进行缓冲,使其压力降低,有效的保护了安装槽2,安装槽2上安装有离合器推杆3,离合器推杆3同来控制离合器的发动机与变速箱分离,踏板杆1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5和第二安装孔6,第一安装孔5和第二安装孔6均用来将踏板杆1与汽车内壳连接,且第一安装孔5位于第二安装孔6的斜上方,踏板杆1的尾端安装有脚踏板7,脚踏板7方便驾驶员脚踏施压,踏板杆1的下方安装有可调节限位槽8,可调节限位槽8是一种可以调节高低的防护装置,用来对踏板杆1的最终下降位置进行限制,避免施压过大对离合器造成损坏,且可调节限位槽8安装在车体9上,可调节限位槽8的槽口与踏板杆1的靠近尾端位置的拐角处对应,踏板杆1的杆体为向外弯曲结构,第一安装孔5和第二安装孔6均与机头外壳内壁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金鹏联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金鹏联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75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