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分区加热保温餐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7252.1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1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娴;万笑飞;胡欣;张敏;董翔;王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94 | 代理人: | 吴鑫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分区 加热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盒,特别是关于一种适合多人外出提供热餐的食品分区加热保温餐盒。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体性外出工作就餐已是件很普遍的事情,为解决自带餐盒能够加热保温的问题,申请号201410822307.X的发明专利“一种食品加热保温提盒”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食用温度适合可口的饭菜,然而由于不同类型食品的最佳口感温度差异明显,不同人的冷热喜好各不相同,不同季节环境温度对加热的温度也有所变化,单一的加热保温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餐盒发展需求,因此研制适用于食品分区加热温度控制的餐盒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满足不同温区控制的食品分区加热保温餐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分区加热保温餐盒,包括一个盒盖和若干个隔层餐盒和一个盒底,盒底装有温控组件,包括电源适配连接器、总温控电路板、状态指示灯和电源总开关,盒盖和盒底之间有至少一个隔层餐盒,通过卡槽相互固定连接,每个隔层餐盒包括一个保温隔层和一个隔层底板,保温隔层内放置1个餐盒盘;保温隔层和隔层底板内设置有增温器件组,包括电路接触器、发热器件及隔层温控电路,电路接触器通过线缆分别与发热器件及隔层温控电路相连接;两个及以上隔层餐盒的增温器件组采用并联电路,各隔层餐盒间及隔层餐盒与盒底均通过电路接触器连通电路。
为实现分区温度精确控制,所述隔层温控电路包括可调电位器挡位开关、温控元器件及状态指示灯,通过旋转可调电位器挡位开关到不同位置,可以分别设定不同隔层加热保温的温度值以及状态开关。
为充分提高加热效率,所述的发热器件包括加热片和导热板,加热片置于导热板下方,餐盒盘置于导热板上方,通过导热板传导热量给餐盒盘加温。所述加热片与导热板采用胶合的方式有效接触。所述导热板和餐盒盘采用不锈钢材料。所述加热片的类型采用硅胶封装的热敏电阻加热片,功率为60W。所述电路接触器的接触材料采用黄铜材料。
为实现预约加热及安全保护等功能,所述总温控电路板包括定时器、稳流器、断路安全保护器和设置显示面板,设置显示面板设置于盒底外表面,实现预定时间自动加热工作、加热及保温模式自动切换,防止过长加温,并可加热工作状态时的电源自动切断。
为适应多种环境下的能源条件,所述电源适配连接器可通过总温控电路板自适应连接外部12V、24V、110V和220V电源,为餐盒加温提供能量。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餐盒加热保温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隔层餐盒的精确温度调节,可以满足不同类型食品、不同人群以及不同季节环境对餐食加热温度的多样性需求,人性化程度高。2、本实用新型对加热器件及电路系统进行了优化,提高了餐盒的加热效率,节能环保。3、本实用新型通过定时器及断路器等元器件的应用,实现预定时间自动加热及安全保护的功能,节省了用餐加热时间,提高了用电的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可自适应外部12V、24V、110V和220V等多种电源加热工作,因此可以方便包括车内、野外等多种场合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用于各行业群体工作用餐使用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每个隔层餐盒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隔层餐盒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隔层餐盒隔层温控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总电路控制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盒盖1和若干个隔层餐盒2和一个盒底3,如图1-3所示实施例中给出了由四个隔层餐盒2和一个盒盖1以及一个盒底3所组成的食品分区加热保温餐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72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