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脱落抗反流医用负压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7072.3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斌;李冉冉;陈海艳;张水军;郭文治;董炎;杨兆伟;吕程威;周兴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落 抗反流 医用 负压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脱落抗反流医用负压鼓,包括由硬质顶壁、硬质底壁和软质侧壁合围成的负压鼓本体,负压鼓本体上连通有带端帽的气液排管,硬质顶壁上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上端连通有引流管连接头,引流管连接头两侧设置有一对弧形夹板,弧形夹板弧面向内贴合于引流管连接头侧壁上,弧形夹板下端固连于引流管连接头的底座上;连接管与硬质顶壁的连接处设置有抗反流格栅,连接管上设置有流速调节装置和取样流道,取样流道外端设置有橡胶密封塞;在硬质底壁上开设有圆孔,圆孔上罩设有软质密封膜,气液排管固定于软质密封膜上并与负压鼓本体连通;软质侧壁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标识,硬质顶壁上设置有挂耳。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耗材,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与引流管紧固卡接的防脱落抗反流医用负压鼓。
背景技术
医用负压鼓一般用于连接从体内引出的引流管(如胃管、腹腔引流管),现有医用负压鼓均为由硬质顶壁、硬质底壁和软质侧壁合围成的圆柱形结构,顶壁上连通有一连接管和一带有密封端帽的气液排管,连接管用于与引流管相连,气液排管用于排出负压鼓内的空气或积液。使用时需先将负压鼓内的空气经气液排管挤出,使负压鼓内形成负压状态,然后将连接管与引流管相连,从而收集体内的积液;当负压鼓内积液收集满时,需通过气液排管将积液排出,由于气液排管位于顶壁上,因此在排液时往往需要将负压鼓倒置,而倒置负压鼓极易导致连接管与引流管脱落或积液外溅污染病人身体或衣物。
现有医用负压鼓的连接管是直接与引流管插装对接,插装往往不是很紧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负压鼓内会积存大量积液,此时负压鼓在重力作用下容易与引流管脱落。一旦脱落,引流管则直接与外界相通,导致细菌进入病人体腔内,增大感染机率;并且负压鼓的脱落还会使体内的积液直接外排,对病人的身体及衣物造成污染。因此为防止负压鼓脱落,现有均是在对接处设置卡夹,卡夹具有一定的体积,贴服于病灶处往往会使病人感到不舒服,且卡夹的固定与打开非常麻烦,导致负压鼓的更换及负压鼓内积液的倾倒都非常麻烦。
另外,现有医用负压鼓在提取样本进行化验时,是将连接管与引流管的连接处断开进行样本的提取,操作非常繁琐且易对病人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防脱落抗反流医用负压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脱落抗反流医用负压鼓,包括由硬质顶壁、硬质底壁和软质侧壁合围成的圆柱形负压鼓本体,所述负压鼓本体上连通有一带有端帽的气液排管,在所述硬质顶壁的中心位置处垂直向上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连通有锥形结构的引流管连接头,所述引流管连接头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的弧面向内贴合于所述引流管连接头侧壁上,弧形夹板的下端固连于引流管连接头的底座上;在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硬质顶壁的连接处设置有抗反流格栅,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流速调节装置和向外延伸的取样流道,所述取样流道的外端设置有橡胶密封塞;在所述硬质底壁上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气液排管管径的圆孔,所述圆孔上密封罩设有软质密封膜,所述气液排管固定于所述软质密封膜中心位置处并与所述负压鼓本体内腔相连通;在所述软质侧壁的外壁上沿纵向设置有刻度标识,在所述硬质顶壁上设置有挂耳。
所述弧形夹板的内侧壁为粗糙面。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引流管与引流管连接头相插接,并通过弧形夹板夹紧引流管,方便更换的同时使引流管插接紧固,不易滑脱,有效防止因引流管滑脱而导致的细菌进入病人体腔,大大降低了病人的感染几率,减少因积液外流而造成的病人身体及衣物的污染;取样流道的设置使积液标本的提取更加安全方便,实用性更强;抗反流格栅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抗反流效果;气液排管设置于负压鼓硬质底壁上的软质密封膜上,当负压鼓放置于地面或桌面上时,气液排管会被压入负压鼓中,不影响负压鼓的放置,同时方便后续的排液操作;软质侧壁外壁上的刻度标识方便直观的读取积液体积,为后期评估患者病情提供便利;硬质顶壁上的挂耳使负压鼓的悬挂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7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