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5679.8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4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叶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仕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18 | 分类号: | B66B5/18;B66B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20世纪末电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作为动力。大大缩小了机房占地,并且具有能耗低、节能高效、提升速度快等优点,极大地助推了房地产向超高层方向发展。
近年来电梯市场需求膨胀,需要安装电梯数量急剧增加,使得电梯制造、安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然而,随着电梯使用频率的不断增高,电梯故障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安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包括电梯井和电梯舱,所述电梯舱底部安装有距离感应器,所述电梯井底部安装有红外线探测器、应急电源,所述电梯井侧壁上固定安装第一摩擦片,所述电梯舱的外壁上安装第二摩擦片,且所述第二摩擦片连接设置在电梯舱内壁上的推杆,所述电梯井底部安装有多个避震弹簧,所述电梯舱的内壁和底部均安装有安全气囊装置。
优选的,所述避震弹簧包括主弹簧、上支撑块、第一避震杆、中心避震缸、辅助弹簧、第二避震杆和下支撑块,所述主弹簧固定设于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之间,所述上支撑块下表面设有第一避震杆,所述下支撑块上表面设有第二避震杆,所述中心避震缸内设有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弹簧设于第一避震杆和第二避震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活动盖子,壳体底部设有震动传感器,所述壳体内腔设有气囊、充气装置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充气装置相连,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设置在电梯井底部的应急电源。
优选的,所述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的摩擦面均由铁氟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一旦电梯出现故障,电梯内人员可以手动推动推杆进行人工制动;采用的摩擦片摩擦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若一旦出现制动失灵,电梯垂直掉落,电梯井底部的避震弹簧能够极大的增加缓冲性能,同时碰撞后安全气囊立即打开保护电梯内人员;采用多重保护,极大的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避震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气囊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包括电梯井1和电梯舱2,所述电梯舱2底部安装有距离感应器3,所述电梯井1底部安装有红外线探测器4、应急电源5,所述电梯井1侧壁上固定安装第一摩擦片6,所述电梯舱2的外壁上安装第二摩擦片7,且所述第二摩擦片7连接设置在电梯舱2内壁上的推杆8,第一摩擦片6和第二摩擦片7的摩擦面均由铁氟龙制成;所述电梯井1底部安装有多个避震弹簧9,所述电梯舱2的内壁和底部均安装有安全气囊装置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仕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仕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5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