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盖支撑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5389.3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3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媛媛;徐浩;徐梓菡;何瑞光;刘文浩;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赵景平,宋少华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检测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发盖支撑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生产规模不断增加。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汽车车身尺寸必须得到严格控制,而调整线是焊装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完成车身外观质量控制及四门两盖间隙、面差的装配调整,两盖的装配精度直接影响着DTS达标及车身一致性,因此汽车两盖的装配一直是汽车匹配的重难点,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
在调整线上发盖后,因没经过总装发动机及线束等的装配工作,发盖处于悬空状态,在重力影响下会处于下垂状态,导致发盖与翼子板的翻边直接接触,不能准确反映发盖与翼子板之间的间隙。所以在实际检测时,均采用人工抬件的方式进行检测。
这种人工抬件的方式存在以下两点问题:(1)人工操作一致性较差,难以保证装配尺寸的稳定性,无法使发盖处于设计状态进而准确反映发盖与翼子板之间的间隙;(2)车身在生产线运输过程中,发盖与翼子板之间会发生磕碰,容易导致翼子板变形,造成车身质量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盖支撑调节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正确反映发盖与翼子板的间隙,提高检测准确性,同时防止车身在生产线运输过程中因发盖与翼子板磕碰导致翼子板变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盖支撑调节机构,包括销座、限位块、定位销以及调节块,所述限位块包括横向段以及纵向段,所述限位块的纵向段垂直固定于销座一侧,其横向段向销座的前方水平延伸,所述定位销固定于销座上,其自由端向销座的前方延伸,所述调节块可升降的固定于限位块的背离横向段的一侧。
如上所述的发盖支撑调节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销包括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分别对应于前边梁内板下部的定位孔和涂装避让孔设置。
如上所述的发盖支撑调节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销为柱形体结构,依次包括销头段、光杆段和螺柱段,所述光杆段的外径小于销头段的外径。
如上所述的发盖支撑调节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销座上贯设有销孔,所述定位销的光杆段内嵌入销孔,所述定位销的销头段凸出于销孔的前侧,其螺柱段通过锁紧螺母锁紧于销孔的后侧,在锁紧状态下,所述销头段和光杆段的结合面抵压于销座的前壁面。
如上所述的发盖支撑调节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销的销头段的靠近自由端的管壁向定位销的轴心线逐渐倾斜形成圆台体。
如上所述的发盖支撑调节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销座的后方连接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一端通过连接螺丝连接有L型连接块,所述L型连接块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螺丝与销座的底部连接。
如上所述的发盖支撑调节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调节块通过转接块固定于限位块上,所述调节块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柱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转接块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有与连接柱配合的内螺纹。
如上所述的发盖支撑调节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销座的前壁面设有磁铁,所述磁铁分布在所述销孔的四周。
如上所述的发盖支撑调节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销和销孔之间套设有销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定位销插入车身孔位实现定位和固定,并使限位块与前边梁内板的上部贴合准确,再通过旋转调节块以调节支撑高度,使支撑高度符合设计状态进而准确反映发盖与翼子板之间的间隙,从而确保发盖总成的装配间隙,便于后续白车身评审检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能够节省人力物力,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第一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二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销座,2-限位块,3-第一定位销,4-第二定位销,5-销头段,6-光杆段,7-螺柱段,8-销孔,9-操作手柄,10-L型连接块,11-调节块,12-转接块,13-连接柱,14-磁铁,15-销套,100-前边梁内板,200-发盖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53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无内圈轴承内径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水电管线预埋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