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的模块化脚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5212.3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9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益平;徐艳红;邓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5 | 分类号: | E04G1/15;E04G1/24;E04G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5 | 代理人: | 孙甫臣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模块化 脚手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可移动式的模块化脚手架。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工程的屋盖墙体为多面体中间钢架结构,全部采用单球+单杆及散拼等复杂的安装方法,这就决定了脚手架已不单纯是通常意义上的维护架、操作架,已经演变成一个庞大的支撑体系。国内市场上供应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材料上存在钢管壁厚、扣件技术性能指标不达标,在施工中存在扣件易丢失、损耗严重等情况。
目前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特别是内支撑架,多为钢管式、门式及普通碗扣式等,实践过程中其共同的特点是:安装、拆卸费力费时,且钢管式脚手架使用时还需要配合扣件使用,容易造成配件损耗及维护不易;门式脚手架场地适应性及超高架时稳定性差;普通碗扣式脚手架因碗扣和立杆是活动安装的,同样具有钢管式脚手架安装和拆卸上不便及组件易损的缺点,同时安全性不高。除此之外,现有的脚手架一般是不可移动的,周转利用率低,每次换施工地点都需要重新组装,耗时费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搭设方便、损耗小且便于移动施工的脚手架。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的模块化脚手架,包括支架主体、楼梯、防护栏、踏板、操作台和操作台护栏,所述踏板固定于支架主体内,楼梯搭设于相邻两层踏板之间,操作台固定于支架主体顶部,所述操作台护栏固定于所述操作台四周;还包括移动式底座,所述移动式底座固定于所述支架主体底部,所述移动式底座包括底座框架、底座框架下固定的行走轮以及底座框架四条立杆上的加固装置。
进一步地,为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加固架和支撑脚,所述加固架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加固架的直角边置于所述底座框架的立杆上,所述支撑脚固定于所述加固架的底角处,且支撑脚与所述底座框架的立杆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为提高加固架的加固效果,所述加固架内设有内撑杆,所述内撑杆与所述底座框架的立杆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为便于灵活的调节支撑脚的位置,以顺利实现脚手架的移动,所述加固架的底角处设有卡环,卡环上开设插孔,所述支撑脚上设有一排相应的插孔,所述支撑脚置于所述卡环内并通过插销插入卡环以及支撑脚上的插孔固定两者的相对位置,通过调节插销插入支撑脚上插孔的位置,调节支撑脚距离地面的高度。需要移动脚手架时,调节支撑脚高度,使其脱离地面,推动脚手架即可实现脚手架的移动,当移动至目标位置时,下调支撑脚的位置,使其接触地面,防止脚手架偏移,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有效释放来自外界的不平衡力对脚手架造成硬损伤,所述移动式底座上具有缓冲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装置为置于行走轮连接杆上的强力弹簧。
进一步地,为防止在施工过程中脚手架发生移位,所述行走轮上具有卡位装置。
进一步地,为提高操作工人的安全性,所述操作台护栏具有一组安全挂钩。
有益效果: (1)本装置通过在脚手架底部设置移动式底座,实现脚手架的移动应用,提高脚手架的周转使用率;(2)通过在移动式底座四周设置特定结构的加固装置,一方面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便于实现脚手架的转移,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主体,2、楼梯,3、防护栏,4、踏板,5、操作台,6、操作台护栏,7、底座框架,8、行走轮,9、加固装置,91、加固架,92、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5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