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5134.7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4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曾明军;文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顺合丰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金卫文 |
地址: | 52377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于可抑制矩形振膜产生偏轴,使圆形音圈作用的能量可均匀传递至矩形振膜,除使扬声器可承受较大功率之外,更可于低失真表现的情况下,达到提升低音与音量的表现的扬声器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所用的扬声器为符合电子产品的外形设计,或是为符合轻、薄、短、小的需求时,通常将扬声器设为圆形以外的造型,以矩形为例,当扬声器的外型设计为矩形时,便会使得其振膜必须相对设为矩形,以获得最大的有效发声面积,提高低音与音量的表现,然而以扬声器的发声型态而言,当音圈与磁回结构愈大,则能输出的音量相对愈大,因此,此时若搭配的音圈与磁回结构也为矩型,则可以进一步提高音量表现。然而矩形音圈与磁回结构会相对增加成本,因此,若音圈与磁回结构仍采用圆形结构,则可以在避免成本大幅增加情况下,又能维持一定的音量输出。由于为使音圈作动的能量均匀推动振膜,因此圆形音圈体积必然相对较小,使音圈顶缘与振膜底部能完整贴合,若为提升音量而扩大音圈尺寸,却使音圈未能完整贴合矩形振膜底部(仅部分贴合),则容易导致音圈能量在振膜上分布不均而发生失真的情况,尤其是大功率下音圈作动时容易偏离轴线并进一步让振膜跟着偏轴,使失真情况更加明显。
因此,如何发明出一种扬声器结构,以使其有效抑制矩形振膜产生偏轴,让圆形音圈作用的能量可均匀传递至矩形振膜,除使扬声器可承受较大功率之外,更可于低失真表现的情况下,达到提升低音与音量表现的功效,将是本实用新型想要积极揭露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介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憾,发明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于是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进而研发出一种扬声器结构,以达到可抑制矩形振膜产生偏轴,让圆形音圈作用能量可均匀传递至矩形振膜,除使扬声器可承受较大功率之外,更可于低失真表现的情况下,达到提升低音与音量表现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结构,其包含:矩形支撑架;圆形磁回构件,其设于该矩形支撑架内;圆形音圈,其套设于该磁回构件;矩形振膜,其外周缘固定于该矩形支撑架的周缘;以及矩形弹性连接单元,其具有第一矩形连接部、至少两个翼部、第二矩形连接部及多个弹性支撑部,所述翼部设于该第一矩形连接部的周缘且相对该圆形音圈的直径,使该第一矩形连接部与所述翼部底部分别贴合于该圆形音圈的顶缘,该第一矩形连接部的顶面贴合于该矩形振膜底部,该第二矩形连接部固定于该矩形振膜的外周缘与该矩形支撑架的周缘之间,该等弹性支撑部连接于该第一矩形连接部与该第二矩形连接部之间。
上述的扬声器结构中,该矩形支撑架内部具有容置区,且该矩形支撑架的周缘具有台阶面,而该圆形磁回构件设于该容置区,该矩形振膜外周缘及该第二矩形连接部固定于该台阶面。
上述的扬声器结构中,该矩形振膜包括有相结合的悬边及中心部,该第二矩形连接部连接于该悬边外周缘的底部与该矩形支撑架的周缘之间,该第一矩形连接部连接于该悬边内周缘的底部。
上述的扬声器结构中,所述翼部分别对应该圆形音圈呈圆弧形凸缘。
上述的扬声器结构中,所述弹性支撑部分别呈S形。
上述的扬声器结构中,所述弹性支撑部呈对称设置。
上述的扬声器结构中,所述弹性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翼部与该第二矩形连接部之间。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结构可使矩形弹性连接单元完全贴合于圆形音圈的顶缘与矩形振膜的底部,让圆形音圈顶缘重叠贴合矩形弹性连接单元与矩形振膜,而可抑制矩形振膜产生偏轴,进而使圆形音圈作用的能量可均匀传递至矩形振膜,除使扬声器可承受较大功率之外,更可于低失真表现的情况下,达到提升低音与音量表现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矩形弹性连接单元组装于矩形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矩形支撑架
11 容置区
12 台阶面
2圆形磁回构件
3圆形音圈
4矩形振膜
41 悬边
42 中心部
5矩形弹性连接单元
51 第一矩形连接部
52 翼部
53 第二矩形连接部
54 弹性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顺合丰电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顺合丰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5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内块拷贝预测模式下的合并的色度块的特殊情况处理
- 下一篇:一种顶升牵引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