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取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5048.6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0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邹红雨;姚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圣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9/06 | 分类号: | B65G59/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52106 | 代理人: | 陈忠俊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取砖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焙烧完成后的整垛成品砖分层取出,以便下一步实现自动打包或上车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取砖机。
背景技术
砖坯烧结前按照层与层之间纵横交错的方式将砖坯码成垛,经干燥、焙烧成形。由于码好后的砖坯在干燥及高温焙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外形收缩而造成的垛形变化,和砖块间的粘连现象。因此长期以来无法实现烧结后的成品砖自动取下和整理,只能依靠人工完成该项工作。
砖坯焙烧完成后有一定的余温,且粉尘较大,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加之单块成品砖的重量在2.5Kg左右,取下及码放的劳动强度极大。目前的这部分生产设备法满足砖厂的高速、自动化安全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将烧结后的成品砖快速分离和取出,发明一种全自动取砖机。
通过对烧结后的砖垛形状和特性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砖坯在码放时采用层与层之间纵横交错的方式码垛,虽然码垛高度达14、15层,稳定性依然很好。但因为在砖坯的干燥和烧结过程中,每一块砖坯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外形尺寸收缩和变形,造成砖垛形状会出现不规则的变化。但仔细观察也会发现,砖垛底部的变形最小,稳定性最好;越往上,垛形变形越大,稳定性越差。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取砖机是由夹板装置、推头装置、托板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和机架构成,其中夹板装置分别由横向夹板和纵向夹板装置组成,横向夹板装置的横向夹板1、横向夹板2与横向夹紧油缸连接,设置在横向夹板导轨上;纵向夹板装置分别由纵向夹板1、纵向夹板2与纵向夹紧油缸连接,设置在纵向夹板导轨上;其中推头装置分别由纵向推头、横向推头装置组成,横向推头装置由横向推头与横向推头气缸连接,设置在横向推头导轨上;纵向推头装置由纵向推头与纵向推头气缸连接,设置在纵向推头导轨上;托板装置由托板、升降导杆,升降油缸,机架构成,其中托板与升降油缸连接,固定在升降导杆上;然后上述装置均分别固定在机架上,自动控制系统分别连接上述各装置,控制各装置部件的动作构成了全自动取砖机。
全自动取砖机的工作过程是:先将砖垛整体夹放在托板上,两件夹板分别在砖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同时向内收缩,夹紧从下往上数的第二层砖,该层以上的砖仍稳稳地码在上面。通过升降拉开最底层砖和上层砖间的距离,最后在垂直于夹持力方向的方向,由推头将最底层的砖快速、整齐地推出,实现成品砖的自动取出。
由于砖垛的倒数第二层被紧紧夹住,最底层和上一层砖块间出现粘连也会在推头推出的过程中被推脱离,且不会影响最底层以上砖的垛形。
取完最底层后,将砖垛放到托板上,夹板在90度方向上重新夹持此时砖垛的倒数第二层,重复前面的拉开距离和推砖的动作,就可将整垛砖按照每次推出一层砖的方式快速、整齐地自动取出。
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相应检测元件对各动作完成情况作出准确判断,并控制各驱动机构按程序设定完成全部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样机通过试用证明,机械装置的正常运行,就可将整垛砖按照每次推出一层砖的方式快速、整齐地自动取出,满足了砖厂的高速、自动化安全生产的要求,大大减轻节工人劳动强度。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横向推出的砖, 2.横向接砖板,3.横向夹板1,4.纵向夹板1,5.砖垛,6.倒数第二层砖,7. 最底层砖,8. 横向夹板2,9. 横向推头,10. 横向推头导轨,11. 横向夹紧油缸,12. 托板,13. 纵向夹紧油缸,14. 升降导杆,15. 升降油缸,16.机架,17. 纵向夹板导轨,18. 横向夹板导轨,19. 纵向推出的砖,20.纵向接砖板,21.纵向夹板2,22.横向推头气缸,23. 纵向推头,24. 纵向推头气缸,25. 纵向推头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圣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贵阳圣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50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