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OCs和漆雾的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5022.1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维;黄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华丽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ocs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VOCs和漆雾的净化装置,属于大气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电器仪表、轻工、建筑、飞机和机车等各行业的喷漆房和工作台在涂装、印刷等过程产生大量漆雾和有机溶剂(VOCs)。相应产生的漆雾通常采用水帘、水幕或水洗式等处理装置来处理,其中部分漆雾被水流捕获后形成漆渣,成为废固或危固,净化效率较低。而其中的三苯、醇、酮和酯等有机溶剂由于其难溶于水而被排入周围大气,大量排放这些VOCs和漆雾等污染物,对局部区域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设计和提供了一种VOCs和漆雾的净化装置,用于处理和回收相关工业过程产生的VOCs和漆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VOCs和漆雾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由液膜吸收器和VOCs吸收器串联组成,其中液膜吸收器由气体进口、吸收溶剂进口、液膜吸收管、冷却介质缓冲腔、冷却介质进口、溶剂缓冲腔、上穿孔板、气体出口、下穿孔板、吸收后溶剂缓冲腔、冷却后冷却介质缓冲腔、冷却介质出口、溶剂排出口和气流通道组成,其中所述的气体进口经所述的气流通道与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的溶剂进口经所述的溶剂缓冲腔和上穿孔板与液膜吸收管间缝隙与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的溶剂排出口经所述的吸收后溶剂缓冲腔和下穿孔板与液膜吸收管间缝隙与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的冷却介质进口经冷却介质缓冲腔、液膜吸收管和冷却后冷却介质缓冲腔与冷却介质出口连通;液膜吸收器的气体出口经VOCs吸收器与VOCs吸收器气体出口连通,VOCs吸收器还有吸收剂加入口和吸收剂排出口。
根据上述一种VOCs和漆雾的净化装置,其处理工艺是把含VOCs和漆雾的气流通过液膜吸收器,同时把吸收溶剂喷淋到液膜吸收器表面,使所述液膜吸收器的工作表面形成一层能吸收漆雾的溶剂液膜,当所述气流中的漆雾与所述的溶剂液膜碰撞接触时,漆雾便被所述溶剂捕获,从气流中得到去除,气流中的VOCs再经过VOCs吸收器得到进一步去除和回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膜吸收器可以是多管液膜吸收器,也可以是平板(包括折板式)液膜吸收器,各种液膜吸收器除雾的效果大体相当,具体可参看相关化工和环保设备手册,所述气流和液膜可以逆流、顺流和错流布置,效果相当。以多管液膜吸收器为例,采用多管立式或水平排列,一般为3排以上,以立式排列为多,相邻管与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采用错排的效果好些,使所述管子外表面形成一层所述溶剂的液膜,含漆雾的气流从管与管之间的通道通过时,气流中的漆雾与液膜发生碰撞,从气流中去除。所述的多管液膜吸收器也可以在所述管子的内表面形成一层所述的吸收溶剂液膜,管外通过冷却介质冷却,当气流从管内通过时,气流中的油烟和粉尘与液膜发生碰撞,从气流中得到去除,效果与前述相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膜吸收器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含VOCs和漆雾的气流从所述气体进口导入所述液膜吸收器的气流通道,同时从所述的吸收溶剂进口导入捕获VOCs和漆雾的溶剂,从所述冷却介质进口导入冷却介质,经冷却介质缓冲腔后冷却液膜吸收管,所述的吸收溶剂经溶剂缓冲腔和上穿孔板与液膜吸收管间的缝隙后,沿管外壁流下形成液膜,气流中的VOCs和漆雾在气流通道内与所述液膜发生碰撞接触,VOCs和漆雾被捕获,从气流中得到去除,净化后的气流从气体出口排出,所述的溶剂经下穿孔板与液膜吸收管间的缝隙进入吸收后溶剂缓冲腔,经溶剂排出口排出,冷却介质经冷却介质缓冲腔后由冷却介质出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华丽,未经黄华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5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户档案分类储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扣合式可拆卸抽屉导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