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国标碳酸饮料瓶的一次性灭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4321.3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6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春来 |
主分类号: | A62C13/02 | 分类号: | A62C13/02;A62C1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新加坡共和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国标 碳酸 饮料瓶 一次性 灭火器 | ||
1.一种基于国标碳酸饮料瓶的一次性灭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碳酸饮料瓶(10)及前端开口的壳体(20);
所述碳酸饮料瓶(10)悬空挂在所述壳体(20)内,且所述碳酸饮料瓶(10)呈开口向下的竖立状;
所述碳酸饮料瓶(10)的瓶口处套有灭火器阀门(30),所述灭火器阀门(30)包括截面呈“U”型的阀门主体(31);所述阀门主体(31)内壁上设有与碳酸饮料瓶瓶口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阀门主体(31)上设有与阀门主体的内腔相贯通的喷嘴(32);
所述碳酸饮料瓶(10)上设有用于释压的自动释压安全阀(40);
所述碳酸饮料瓶(10)的上部设有“报废”标识(11)和“开关”标识(12),所述碳酸饮料瓶(10)上环套有用于遮挡所述“报废”标识(11)的紧固环(13),所述紧固环(13)上安装有用于检测碳酸饮料瓶压力的压力表(14),所述壳体(20)内相对应所述紧固环(13)设有支撑凸起(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国标碳酸饮料瓶的一次性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的前端开口处熔封有密封膜(23),所述壳体(20)的上端开有钩刀槽,所述钩刀槽内放置有带有钩刀口的钩刀(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国标碳酸饮料瓶的一次性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23)在瓶身的位置处设有用于感应瓶压和固定碳酸饮料瓶的门面(24),所述门面(24)与瓶身紧贴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国标碳酸饮料瓶的一次性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主体(31)的上端设有防止灭火器阀门(30)从碳酸饮料瓶瓶口脱落的防阀脱落器(33),所述防阀脱落器包括倒钩部和螺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国标碳酸饮料瓶的一次性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释压安全阀(40)包括设置在碳酸饮料瓶内的长度可调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水平设置;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有固定在瓶身外的固定部(43),另一端设有穿在瓶身上的顶针(4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国标碳酸饮料瓶的一次性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包括第一杆体(41)和第二杆体(42);
所述第一杆体(41)一端与所述固定部(43)为一体式结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所诉第二杆体(42)一端相对应所述第一杆体(41)的外螺纹设有内螺纹,另一端与所述顶针(44)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瓶身的外壁在所述顶针处设有加厚部(4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国标碳酸饮料瓶的一次性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阀门(30)与瓶身之间连接有用于折弯所述碳酸饮料瓶的手柄(50),所述手柄(50)与所述瓶身的连接端为与所述瓶身相匹配的半圆刚性件(5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国标碳酸饮料瓶的一次性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饮料瓶(10)呈开口向上的竖立状,所述碳酸饮料瓶的瓶口至瓶底连接有一吸管(6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国标碳酸饮料瓶的一次性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饮料瓶(10)带有瓶盖(15),所述灭火器阀门(30)在所述瓶盖的正下方开有用于存放浓缩液药剂的腔体(34),所述喷嘴(32)与所述腔体(34)相连通;
所述腔体(34)内设有用于扎破所述瓶盖(15)使浓缩液药剂与碳酸饮料瓶内的碳酸饮料进行混合的锤头(35),所述锤头(35)与所述灭火器阀门(30)之间设有安全栓(8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国标碳酸饮料瓶的一次性灭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有硫酸铝的管体(70),所述管体(70)从下至上依次穿过灭火器阀门、瓶口和瓶体;
所述管体(70)的下端管壁上开有多个用于将管体内硫酸铝与瓶体内苏打水进行混合的通孔(74),所述通孔(74)的上部环套有用于阻隔管体(70)内硫酸铝与瓶体内苏打水的“O”型密封圈(71);
所述管体(70)的中部设有凸块(72),所述灭火器阀门(30)的顶端与所述凸块(72)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通孔(74)顶到瓶体内的弹簧(73);
所述管体(70)尾端的锤头与所述灭火器阀门(30)之间设有安全栓(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春来,未经陈春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43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