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网自动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2395.3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7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杨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迪 |
主分类号: | H02J9/08 | 分类号: | H02J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陈敏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自动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网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配电网络的结构庞大且复杂,网络结构由于故障或负荷转移操作中开关的开合,经常发生变化。作为配电网络分析的基础,网络拓扑计算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好的网络拓扑算法。好的网络拓扑算法应该有效且直观,它不仅能满足配电网自动化中的不同高级功能的要求,还应能实现配电网络连通性的快速跟踪和识别,适应事件变化。同时还应节省存储空间和其他高级计算功能的时间。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现有的研究有关联表矩阵表示法、网基矩阵表示法、结点消去法、树搜索表示法、离散处理法等。
随着电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也日益发展,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和电力用户组成的整体,是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并输送和分配到用户的一个统一系统。输电网和配电网统称为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网目前存在的设备陈旧、供电水平不高、自动化水平低,企业管理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电力的发展和应用,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且当电网的主要线路是发生断电,断电的线路不能进行快速的检测出来,若有断电现象发生时,不能够启用备用电路通过发电模块进行短暂供电,突然断电时容易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网自动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网自动化装置,包括主控箱和主控模块,所述主控箱一侧电性连接有显示器和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一侧电性连接有变压器,所述主控箱一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发电装置上侧设置有发电电机,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和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断电感应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发电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显示器下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固定设置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变压器下侧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变压器一端设置有电压输出接口。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GPRS/CDMA通信模块。
优选的,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为LED显示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配电网自动化装置,通过显示器下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固定设置有底座,能够起到支撑显示器进行稳定工作的作用,通过变压器下侧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避免电压漏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变压器一端设置有电压输出接口,便于电压的输送,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为GPRS/CDMA通信模块,能够将信号快速传递出去,便于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通过主控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感知断电的线路时,能够发出警报声,提醒相关部门进行抢救,显示模块为LED显示屏,便于显示相关信息,全程均有控制模块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中:1-主控箱;2-显示器;3-发电装置;4-变压器;5-支撑杆;6-底座;7-控制开关;8-发电电机;9-支撑脚;10-电压输出接口;11-主控模块;12-处理模块;13-信息采集模块;14-断电感应模块;15-显示模块;16-供电模块;17-无线通信模块;18-报警模块;19-发电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迪,未经吴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23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印设备(MP‑28)
- 下一篇:一种负压艾灸针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