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古建筑受荷情况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2261.1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4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武;季元吉;郭伟民;刘超;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G01L5/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建筑 情况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受荷情况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古建筑景点的游客与日俱增,络绎不绝,往往对古建筑楼体结构的安全性能产生重大影响。现如今无法实现便捷、合理且不破坏古建筑外壁的检测受荷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建筑受荷情况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古建筑受荷情况检测系统,包括一用于受荷情况检测的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古建筑的承重受力部件,所述传感系统包括至少四个检测受力情况的电阻应变片,所述至少四个电阻应变片固定在所述承重受力部件的边缘;
至少四个电阻应变片中的至少两个位于同一高度;
所述电阻应变片的敏感栅的长度50mm~10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古建筑的承重受力部件上设置电阻应变片能够更好的检测受力情况。电阻应变片引出一接线端子,用于电阻应变片的信号输出,从而进行数据的分析。本实用新型通过电阻应变片,并且限定了敏感栅的长度能够提高检测精度。电阻应变片的敏感栅是已有技术故本实用新型不详述。
所述承重受力部件可以是梁、柱、楼板、墙体中的至少一种。不同的受力部件受力情况不同。
所述电阻应变片的敏感栅的长度为80mm。本实用新型限制了敏感栅的长度能够适用于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
所述传感系统包括用于固定在古建筑的承重受力部件上的挠度监测设备,所述挠度监测设备可以是位移传感器或者千分表。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同的挠度检测设备实现对建筑物的挠度检测。
所述挠度监测设备可以是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准确度不低于1.0级。
本实用新型通过位移传感器实现了挠度的检测,并且限定了位移传感器的准确度。
所述挠度监测设备可以是千分表,所述千分表的最小分度值不大于所测总位移的1.0%。本实用新型通过千分表实现了挠度的检测,并且限定了千分表的最小分度值。
所述电阻应变片下表面设有用于黏贴在古建筑的承重受力部件上的胶黏层。能够不损坏古建筑,易于移动和摆放。
所述电阻应变片的上表面涂覆有荧光层,所述荧光层上涂覆有防水涂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荧光层能够便于在夜间发现,实现夜间操作,防水涂层能够使电阻应变片适用于潮湿环境。
所述胶黏层包括至少三个横向排布的回字形胶黏体。能够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胶黏性。
所述胶黏层的厚度在0.2cm~0.5cm,所述荧光层的厚度在0.1cm~0.3cm,所述防水涂层的厚度在0.1cm~0.3cm。本实用新型限制了厚度能够减轻电阻应变片的重量。
所述防水涂层上涂覆有一玄武岩纤维制成的纤维层。能够提高防水层表面的强度,也能起到防撞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阻应变片的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阻应变片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胶黏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图3,一种古建筑受荷情况检测系统,包括一用于受荷情况检测的传感系统,还包括一古建筑的承重受力部件,传感系统包括至少四个检测受力情况的电阻应变片2,至少四个电阻应变片固定在承重受力部件1的边缘;至少四个电阻应变片中的至少两个位于同一高度;电阻应变片的敏感栅的长度50mm~100mm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古建筑的承重受力部件上设置电阻应变片能够更好的检测受力情况。电阻应变片引出一接线端子,用于电阻应变片的信号输出,从而进行数据的分析。本实用新型通过电阻应变片,并且限定了敏感栅的长度能够提高检测精度。电阻应变片的敏感栅是已有技术故本实用新型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2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