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槽型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2112.5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3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雪;陈宪生;耿国;潘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普新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仲伯煊 |
地址: | 101200 北京市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槽型分离器。
背景技术
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与技术较为成熟的燃煤锅炉相比具有不少区别,其配套烟气除尘系统也有很大不同。由于生物质燃料本身具有灰分较多且较轻的特性,因此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的燃烧过程中,烟气含有高浓度的灰尘会对锅炉的一级过热器、二级过热器、省煤器、烟冷器受热面、迎风面管壁的局部磨薄或磨漏,为缓解这一现象并且综合考虑锅炉整体配风、除尘、输灰系统。本发明创造正是针对生物质燃料具有含灰分高且灰分较多的特性,在二级过热器下部增设槽型分离器,烟气流以锅炉3pass之前进行预除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槽型分离器,其设于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的二级过热器下部,用于降低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烟气含尘量。
在含尘气流流动方向上设置一系列U型槽钢,使得含尘气流冲击一排排槽钢,不断改变流动方向,气流中固体粒子由于受到较气流更大的惯性力作用下,并不随气流改变而是继续保持其运行方向,直接撞击在槽钢上而失去惯性力,最终得以从主气流中分离出来。
技术方案:槽型分离器,包括槽型体、槽型体顶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上支撑底板、支撑板、下支撑板、铰接连接板、第一下支撑连接板、第二下支撑连接板、下支撑底板、销轴和连接管,
多个槽型体呈直线等间距纵向排布构成第一槽型体排,相邻的槽型体通过等间距布设的三个第二连接板焊接,
多个槽型体呈直线等间距纵向排布构成第二槽型体排,相邻的槽型体通过等间距布设的三个第三连接板焊接,
多个第一槽型体排与多个第二槽型体排等间距横向交错排布构成U形框架结构,相邻的第一槽型体排与第二槽型体排通过等间距布设的三排第一连接板焊接,
槽型体的顶部焊设有槽型体顶板,
所述U形框架结构的底部等间距设有多对下支撑板,下支撑板与铰接连接板通过销轴铰接,铰接连接板与第一下支撑连接板的一侧焊接,第二下支撑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下支撑连接板的另一侧焊接,下支撑底板的一侧面与第二下支撑连接板的另一端焊接,
所述上支撑底板的一侧对称焊设有两个支撑板,支撑板的中部设有一个通孔,所述连接管的两端通过支撑板、销轴与上支撑底板相连,所述U形框架结构的外侧的上部与位于连接管一端的上支撑底板焊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挡圈,挡圈与销轴两端的外侧点焊。
进一步地,所述槽型体为U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U形框架结构的外侧还设有多个用于安装防磨件的通孔,通孔的形状与防磨件的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U形框架结构的底部等间距焊有六对下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U形框架结构的外侧的上部焊有六个上支撑底板。
进一步地,一个第一槽型体排与一个第二槽型体排横向交错排布构成一个槽型体排组,1~3个槽型体排组构成U形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槽型体的长度与槽型体的宽度之比为1:1,U形框架结构的纵向节距、U形框架结构的横向节距之比为1:1。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槽型分离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
2、有效分离大颗粒,分离效率高、系统压损≤500pa运行阻力低,最大程度的减少灰尘对一级过热器、二级过热器、省煤器及烟冷器受热面的磨损,降低受热面管壁的磨损及磨漏现象;
3、便于运输;
4、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槽型分离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槽型分离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槽型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面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面的剖视图;
图6是图2的C-C面的剖视图;
图7是U形框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槽型体的布设示意图;
其中:
1—槽型体2—槽型体顶板
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
5—第三连接板6—上支撑底板
7—支撑板8—下支撑板
9—铰接连接板10—第一下支撑连接板
11—第二下支撑连接板 12—下支撑底板
13—销轴 14—挡圈
15—连接管
a-槽型体的长度 b-槽型体的宽度
c-U形框架结构的纵向节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普新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普新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2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油燃气锅炉烟箱密封结构
- 下一篇:无烟尘环保节能烟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