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族生物的栖息结构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1805.2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2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江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明松 |
主分类号: | A01K61/70 | 分类号: | A01K61/70;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族 生物 栖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族生物的栖息结构体,适用在水族缸中,可提供水族生物栖息、繁殖、躲藏及装饰水族缸。
背景技术
水族缸是常见的水族生物养殖容器,会根据不同的水族生物的生活习性,而提供不同的生态环境,使得水族生物可以习惯及存活在鱼缸中,水族生物通常包括鱼类、虾类及其他螺类等等。水族缸组成包括玻璃或塑胶容器、水循环马达、过滤装置及温度计等等,再依据养殖的水族生物,进一步的放置水草及实用栖息物品,建造一个让水族生物生存舒适环境,实用栖息物品一般都是使用缩小仿真的建筑物或是日常物品造型,其设计都不是专门给水族生物使用,而是以装饰鱼缸为主。由于水族缸都是透明材质,水族生物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水族生物在生存空间上都需要隐密的空间,可以让水族生物生存机率提高并且繁殖后代,实用水族生物栖息物品就是非常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水族生物养殖在鱼缸中是需要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才能提高其生存机率,避免死亡,如何提供舒适环境的硬体架构,便是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地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族生物的栖息结构体,具有本体,该本体外型为六角形柱体,该六角形柱体为中空状,形成通道空间,该中空状六角形通道的六侧边分别平形对应该本体六角形柱体的六侧边。
进一步地,其中该本体材料可以为金属、橡胶、塑料、陶瓷、玻璃、石材或水泥。
进一步地,其中该本体可为一个或多个堆叠使用,形成蜂巢状。其主要使用方式可为二个相互结合、三个相互结合、四个相互结合或五个相互结合等等,其组合变化多元,可以依照水族生物生存习性给予适合的组合形态。
进一步地,其中每个本体都有中空状六角形通道,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可让水族生物栖息、繁殖及躲藏,本实用新型的水族生物的栖息结构体具有组合功能,可以依据六角形柱体组合不同使用造型,亦可以装饰水族缸。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盖体,该盖体能够分离地设置于该本体的六角形柱体的一端,以将该六角形中空状通道的一端封闭。
进一步地,其中该盖体包括一呈六角形的盖板,及一设置在该盖板的表面的塞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另一本体,及多个组合体,每一组合体包括一设置于每一本体的六角形柱体一端的第一组合件,及一设置于每一本体的六角形柱体另一端的第二组合件,该第一组合件与该第二组合件能够相互组合,以使该二个本体串接在一起。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族生物的栖息结构体单一结构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族生物的栖息结构体组合二个单一结构体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族生物的栖息结构体组合三个单一结构体立体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水族生物的栖息结构体组合三个单一结构体立体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水族生物的栖息结构体组合三个单一结构体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族生物的栖息结构体组合四个单一结构体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族生物的栖息结构体组合五个单一结构体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族生物的栖息结构体的本体与盖体组合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水族生物的栖息结构体的二个本体组合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水族生物的栖息结构体的盖体与第一组合件组合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水族生物的栖息结构体的盖体与第二组合件组合的剖面图。
图中:
10 本体
20 二个组合结构体
30 三个组合结构体
30a三个组合结构体
30b三个组合结构体
40 四个组合结构体
50 五个组合结构体
6盖体
61 盖板
62 塞件
7组合体
71 第一组合件
72 第二组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明松,未经江明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18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华绒螯蟹养殖池
- 下一篇:一种新型混凝土人工鱼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