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重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0425.7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6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丁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洲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0 | 分类号: | H01B7/4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5 | 代理人: | 郭建平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重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承重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作为各类电器、仪表及自动装置之间的信号连接线,主要用于控制、监控连锁回路及保护线路等场合中的信号传输及传递控制信号等各种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等重要的经济领域。
由于普通型发泡电缆没有自承装置,现有的电缆安装方法通常采用钢绞缆进行安
装,然后用挂钩将电缆挂到钢绞缆上,这样施工不方便,浪费时间,同时挂钩遇到大风容易脱落,电缆使用寿命短,不安全。
为了解决此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4348390 U;授权公告日:2015.05.20)公开了一种自承式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和设置在内导体外侧的绝缘体,在绝缘体的外侧设置有线缆外套,在线缆外套内穿设有一根镀锌钢丝。
但在这种自承式电缆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镀锌钢丝受到了主要的外拉力,并且在风力及其它外力作用下,会出现来回摆动的现象,上述的电缆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内导体、绝缘体及线缆外套会随着镀锌钢丝扭动,使得内导体的导电性能下降,电缆使用寿命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较为稳定的承重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承重电缆,包括线芯和包覆在线芯外的护套层,所述的护套层内具有承重通道,所述承重通道沿电缆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的承重通道内穿设有钢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通道和钢丝间隙配合。
使用本电缆时,将钢丝的两端固定。钢丝对电缆起到了自承重作用。由于在本电缆中,承重通道和钢丝间隙配合,在电缆的使用过程中,钢丝与护套层之间能够相对移动。因此,即使钢丝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影响来回移动,钢丝相对长度发生变化,钢丝与护套层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余量,护套层及护套层内的线芯不易随着钢丝扭动,提高了电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本电缆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一种承重电缆中,所述的钢丝上沿钢丝长度方向设有凸块一,所述凸块一均匀分布在钢丝上,所述护套层内位于承重通道处沿电缆长度方向设有凸块二,所述凸块二均匀分布在承重通道内,所述凸块一和凸块二间隔设置。由于凸块一和凸块二的设置,钢丝和护套层之间相对移动距离的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避免钢丝和护套层之间相对移动距离过长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本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承重电缆中,所述护套层内设有加固套,所述承重通道位于加固套内。设置加固套,使得凸块一和凸块二之间能够稳定的配合,防止凸块一和凸块二之间相脱离,使得本电缆的结构更加稳定。
本承重电缆由于设置了与钢丝间隙配合的承重通道,使得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线芯不易受钢丝移动的影响,提高了电缆使用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电缆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芯;2、护套层;2a、凸块二;3、承重通道;4、钢丝;4a、凸块一;5、加固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承重电缆包括线芯1和包覆在线芯1外的护套层2,护套层2内具有承重通道3。
具体的,承重通道3沿电缆轴线方向设置,护套层2内位于承重通道3处沿电缆长度方向设有凸块二2a,凸块二2a均匀分布在护套层2内,且凸块二2a与护套层2为一体式结构。
承重通道3内穿设有钢丝4,且在钢丝4上沿钢丝4长度方向设有凸块一4a,凸块一4a均匀分布在钢丝4上。凸块一4a与钢丝4为一体式结构。凸块一4a和凸块二2a间隔设置。承重通道3和钢丝4间隙配合。
由于凸块一4a和凸块二2a的设置,钢丝4和护套层2之间相对移动距离的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避免钢丝4和护套层2之间相对移动距离过长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本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使得凸块一4a和凸块二2a之间能够稳定的配合,防止凸块一4a和凸块二2a之间相脱离,从而使得本电缆的结构更加稳定,护套层2内设有加固套5,加固套5与护套层2相固定。承重通道3位于加固套5内。
使用本电缆时,将钢丝4的两端固定。钢丝4对电缆起到了自承重作用。由于在本电缆中,承重通道3和钢丝4间隙配合,在电缆的使用过程中,钢丝4与护套层2之间能够相对移动。因此,即使钢丝4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影响来回移动,钢丝4相对长度发生变化,钢丝4与护套层2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余量,护套层2及护套层2内的线芯1不易随着钢丝4扭动,提高了电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洲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飞洲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0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