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蛭养殖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9859.5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1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远栋塑胶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蛭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箱,具体涉及一种水蛭养殖箱。
背景技术
水蛭是一种避光喜阴、耐饥群居性动物,针对水蛭在自然界中的生活习性、行为习性、生理习性、生长习性和气候环境。水蛭是一种国内外紧俏的名贵中药材原料,可以治疗跌打损伤、高血压、冠心病和肿瘤等。在人工养殖水蛭时,一般会使用养殖箱或养殖池。
如公告号为CN103621473A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水蛭精养池,包括水池、湿地、防护栏、斜板和遮光网,湿地是由水池上部的两端分别往相反方向的延伸,防护栏是由湿地末端垂直向上的延伸,斜板是由防护栏末端向折弯方向的延伸,斜板的末端具有均匀分布的圆孔,遮光网的边缘具有固定连接的拉钩,遮光网通过拉钩和圆孔与两块斜板活动连接。
该专利的缺点在于:水池内较为空旷,即水池的内壁面积较小。而水蛭在脱皮时,需沿壁攀爬,使内壁提供水蛭适当的摩擦力,促使其蜕皮,完成生长。故内壁面积较小使水池内只能养较少的水蛭,影响水蛭的养殖密度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水蛭养殖密度的水蛭养殖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蛭养殖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底板向上凸起形成凸板,所述凸板平行于底板长度方向,且所述凸板沿底板宽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所述凸板和箱体呈一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板来增加箱体内壁的表面积,从而在箱体体积相同时,有更多的水蛭可养殖在箱体内,保证水蛭可以脱皮成长,增加了箱体内的水蛭养殖密度,提高了产出率。同时凸板是由底板向上于其形成,而不是直接加在底板上,从而减小了制作凸板所需使用的材料,减少了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板下端面形成梯形槽,所述梯形槽上端边长小于其下端边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在相同高度的情况下,增加了凸板的表面面积,从而增大了水蛭的养殖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板的高度为箱体高度的1/3~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防止水蛭沿凸板攀爬时爬出箱体外,确保水蛭位于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梯形槽底面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设有过滤网,所述排水孔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密封排水孔的密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排水时,只需将手伸入梯形槽内,然后拧开密封盖即可排水,操作方便。过滤网可阻挡水蛭从排水孔离开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板上端两侧均设有自由端倾斜向上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水蛭沿凸板爬到凸板上端时,会沿挡板攀爬,然后沿着挡板掉落,掉回箱体内,确保水蛭不会逃离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内底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凸肋,所述凸肋沿箱体宽度方向设有若干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增大箱体底面的摩擦系数,增大了水蛭在箱体内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增加水蛭脱皮成功的概率,提高产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上端设有翻边,所述翻边包括固定连接于侧板上端的第一板和固定连接于第一板背对侧板一侧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垂直于侧板,所述第二板背对第一板一端呈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蛭在沿侧板攀爬时,当爬到第二板处时,由于失去向上的攀爬空间,会掉回箱体内,从而确保水蛭一直位于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上方设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截面呈匚型,且所述遮阳板套设在箱体外,且所述遮阳板抵接于箱体外壁和第一板上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水蛭受到光照的概率,从而防止水蛭失水,提高其存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卡槽,所述遮阳板内侧固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呈柔性设置且卡块嵌设于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对卡块有一个限位力,可防止由于在运输或养殖过程中受到外力而导致遮阳板与箱体分离。同时遮阳板可起到阻挡水蛭的作用,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水蛭爬出箱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可增加水蛭的养殖密度,提高其产量和存活率;同时可确保水蛭位于箱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远栋塑胶容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远栋塑胶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98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动自定位自动测量机构
- 下一篇:沙塘鳢幼苗培育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