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9813.3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3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禹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B03C3/09 | 分类号: | B03C3/09;B03C3/78;B03C3/34;B03C3/4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26 | 代理人: | 谭琳娜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的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利用电场除尘作为新的技术发展方向,其在空气净化领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电场除尘即利用电场对空气进行电离,并通过静电场的作用将带有电荷的杂质进行收集。现有结构中的电场型的空气净化设备大多电离效率较差,造成能源的浪费,不符合时代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形成有进气通道的壳体,于所述壳体的两相对端分别形成有进气通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于所述进气通道内沿进气方向依次设有电离单元和集尘单元,所述电离单元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电极板,以及设于各相邻电极板之间的电极丝,所述电极板与电极丝因具有电压差而形成对空气的电离;所述集尘单元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多个集尘板,相邻所述两个集尘板之间因形成有电压差而可驱使电荷定向移动;该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气通道内以对电离单元上游的空气进行加湿的加湿组件。
进一步,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进气通道内的喷雾嘴,以及与喷雾嘴连通的气雾发生器。
进一步,对应于所述集尘单元,于所述进气通道内设有可对所述集尘板进行冲洗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进气通道内的喷嘴,以及与所述喷嘴连通的带压水源;于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废物收集组件。
进一步,于所述进气通道内、于所述电离单元的上游设有形成有过滤孔的颗粒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过滤孔的大小可调。
进一步,各所述电极板正对于进气方向设置,在外力的驱使下,所述电极板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枢转。
进一步,于所述电极板上设有多个电极尖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净化设置,通过分别设置电离单元和集尘单元,进而可分别形成对空气的电离,从而可使得污染物与正负离子相结合,并通过集尘单元驱使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实现对污染物的收集,且由于设置加湿组件从而可增加空气的湿度,便于电离,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加湿组件采用喷雾嘴以及气雾发生器,结构简单可靠,便于设计制造。
(3)设置喷淋装置可便于对集尘板上污染物进行除尘,而设置废物收集组件可便于对污染物的回收。
(4)通过设置颗粒过滤网,可便于对空气中的颗粒进行过滤,提高过滤效果。
(5)将过滤孔设置成大小可调,可便于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减少过滤网的损耗。
(6)将电极板枢接于壳体上,可便于对进风量进行调节。
(7)设置电极尖端可降低对电压的要求,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的底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极尖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集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01-穿孔,2-进气通道,201-进气口,202-出气口,3-流水孔,4-卡板,5-电离单元,501-电极板,502-电极丝,503-电离壳体,6-集尘单元,601-集尘板,602-集尘壳体,7-枢接轴,8-电极尖端,9-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第一避让孔,12-第二避让孔,12-喷淋装置,1201-喷嘴,13-储尘箱,14-卡槽,15-喷雾嘴,16-颗粒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98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焖大虾的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十味香速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