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理裂隙空间成型及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9663.6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6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理 裂隙 空间 成型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理裂隙空间成型及定位装置,尤其是在类岩石材料浇筑成型过程,可以模拟并定位节理裂隙的空间位置,从而进行含节理裂隙岩体单轴、三轴压缩试验,属于岩石力学试验领域。
背景技术
节理是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没有明显相对位移的一种断裂构造,节理属于一种常见的构造地质现象,在岩石露头上经常可以看到。大自然中岩体的节理裂隙普遍具有不同空间走向、倾向及倾角,节理裂隙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岩体的力学特性。为研究不同空间位置的节理裂隙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需要一种能够制备含有节理裂隙的类岩石材料的标准试件的装置,以用于浇筑成型类岩石标准试件并模拟定位节理裂隙的空间位置。这对于研究节理裂隙岩体在单轴或三轴压缩试验情况下内部力学特性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并没有这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理裂隙空间成型及定位装置,在类岩石材料浇筑成型过程中,可以模拟并定位节理裂隙的空间位置,从而进行节理裂隙岩体单轴、三轴压缩试验。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理裂隙空间成型及定位装置,包括底盖、侧模、定位线和云母片,侧模围绕在底盖的周侧,侧模两侧各钻有两列竖向的定位细孔,定位线穿过定位细孔形成定位面,定位线上放置云母片,底盖与侧模采用胶水粘接。
底盖为圆形,侧模为圆柱形,底盖的外径与侧模的外径相同。
所述两列竖向定位细孔轴对称布置于侧模上。
所述定位线分别连接两侧的定位细孔。
所述定位线通过连接两侧不同高程的定位细孔,形成不同方向的定位面。
所述云母片放置于定位线上,以模拟岩体空间节理裂隙。
所述底盖和侧模采用透明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功能独特,将其应用于类岩石材料浇筑成型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制作标准岩石试件。(2)本实用新型可以模拟定位不同空间位置的节理裂隙,从而制作含有节理裂隙的类岩石材料标准试件;(3)本实用新型制备的含节理裂隙的标准岩石试件,能够进行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对于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盖,2-侧模,3-定位线,4-云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 4所示,一种节理裂隙空间成型及定位装置,包括底盖1、侧模2、定位线3和云母片4,所述底盖1为圆形,所述侧模2为圆柱形,所述侧模2两侧各钻有两列竖向的定位细孔,所述细孔中连接有定位线3,所述定位线上安放有云母片4,所述底盖1的外径与侧模2的外径相同,所述底盖1与侧模2采用胶水粘接;所述两列竖向定位细孔轴对称布置于侧模2上。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细孔水平间距10mm,竖向间距10mm,总共7排,顶排距离侧模2顶部20mm;所述两侧定位细孔中连接有定位线3,所述定位线3可以连接两侧不同高程的定位细孔,从而形成不同方向的空间平面,所述定位线3采用柔软细线,所述定位线3拉紧绑扎;所述云母片4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的尺寸形状,所述云母片4用胶水粘贴于定位线3上,以模拟岩体空间节理裂隙;所述底盖1外径为27mm,厚度为2mm,所述侧模2内径位25mm、外径为27mm、高度为100mm、厚度为2mm,所述底盖1和侧模2采用透明塑料制成,所述侧模2采用胶水粘贴于底盖1上。具体操作时,首先在侧模2上按要求钻取定位细孔,接着将侧模2粘贴于底盖1上,然后根据节理裂隙空间位置需要连接好定位线3,最后将云母片4粘贴于连接好的定位线3上,即可浇筑类岩石材料,从而制备含有节理裂隙的岩体标准试件。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96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控制涂片厚度的涂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玻片染色系统的进出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