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炒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9212.2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1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德;何六福;张祖江;张祖斌;张世民;柯仲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绿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205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炒锅 | ||
1.一种茶叶炒锅,包括炒锅锅体(10)和加热单元(20),其特征在于:炒锅锅体(10)由转轴(11)铰接设置在机架(30)上,转轴(11)位于水平方向,翻转机构驱动炒锅锅体(10)绕转轴(11)可转动至锅口偏上的炒制位或锅口偏下的倾倒茶叶的出料位两种位置,机架(30)上还设有置于锅腔内对茶叶实施翻炒动作的炒茶板(40),所述的炒锅锅体(10)处于炒制位时的锅口处设置锅盖(50),锅盖(50)内侧设置加热单元(20)提供辐射热加热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30)上固定设置有锅圈(60),锅圈(60)为管状,炒锅锅体(10)处于炒制位时锅圈(60)的下端与炒锅锅体(10)的锅口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叶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锅锅体(10)和锅盖(50)之间设置管状的锅圈(60),炒锅锅体(10)处于炒制位时锅圈(60)的下端与炒锅锅体(10)的锅口衔接,锅盖(50)上开设有贯通盖体的给料管(51),加热单元(20)选用红外加热板并设置在锅盖(50)的内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锅体(10)的外部包覆有保温层(12),保温层(12)外侧还设置有保温层外罩(13),保温层外罩(13)外设有沿炒锅锅体(10)经向、纬向布置的加强条板(14、15),所述纬向加强条板(15)绕设锅身并在锅口口沿处与炒锅锅体(1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0)上设有呈竖直的管套(32),管套(32)下端与机架(30)固连,芯轴(34)置于管套(32)内且上端延伸出管套(32)与摆臂(35)相连,摆臂(35)另一端与锅盖(50)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绿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绿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92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一体面条机中的面粉进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山核桃挤压式破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