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组防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9080.3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7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彦杰;王玉琼;窦中杰;曲天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开利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1/08 | 分类号: | F25D2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罗朗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室外 机组 防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组防冻装置。
背景技术
安装在室外的风冷型机组在冬季停止工作时,如果气温很低时,水有可能结冰。水的特性决定了结冰是水的体积膨胀并丧失流动性,会造成蒸发器内部管道涨裂,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空调机组的部件采用大量金属部件,如吊耳、蒸发器支撑脚等需要和外部基础进行硬连接,无法进行全面的保温防护。
对于已经安装并投入使用的空调机组通常采用如下3种方式进行防冻保护:
1、开启整个空调循环系统工作。
2、增加小型循环泵,改造机组进出水连接管道,在冬季低温时段开启进出机组的水管阀门,开启小型循环泵。
3、系统放空。
采用方案1的情况下需要整个空调系统开启,其防护效果较好,但能耗较高,所需投入人力资源也较大。在部分情况下会影响空调房间的内部环境条件。有部分情况下在冬季是无法开启系统运行的。
采用方案2的情况防护效果也较好,但改造管道系统的投资比较高,有部分情况下可能涉及到压力容器的工作状态改变,造成法规问题。
采用方案3是比较简易、常见的方式。但在冬季不能进行放空的场所应用就会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已经安装的空调室外机组进行防冻保护改造成本过高、防冻措施能耗过大等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便于安装改造的空调室外机组防冻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空调室外机组防冻装置,包括:温控器、电加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开关模块;
所述温控器分别与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开关模块电连接;
所述电加热器设置于空调室外机组蒸发器的外侧筒体上,用于对所述空调室外机组蒸发器进行加热;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空调室外机组蒸发器的进出水连接管内,用于探测空调室外机组蒸发器的进出水连接管内的水温,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将所述水温信息传输至所述温控器;
所述开关模块与空调室外机组的压缩机电连接,所述开关模块根据所述空调室外机组的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导通或断开;
所述温控器根据所述水温信息和所述开关模块的导通或断开状态生成控制指令,并传输至所述电加热器,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启动或关闭所述电加热器。
较佳地,所述空调室外机组防冻装置还包含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空调室外机组所处室外环境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将室外环境温度信息传输至所述温控器;
所述温控器还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信息产生控制指令,并传输至所述电加热器,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启动或关闭所述电加热器。
较佳地,所述温控器为DDC可编程控制器,所述DDC可编程控制器包含数字量输入通道、数字量输出通道、多组模拟量通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DDC可编程控制器的第一模拟量通道相连,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DDC可编程控制器的第二模拟量通道相连,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DDC可编程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入通道相连,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DDC可编程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出通道相连。
较佳地,所述开关模块为接触器,所述接触器在所述空调室外机组的压缩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断开,所述开关模块在所述空调室外机组的压缩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导通。
较佳地,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为铂电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达到良好的防冻效果,无须放空系统,简便易行;无须开启整个空调系统,降低能耗;无须进行管道系统的改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空调室外机组防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空调室外机组防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开利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开利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9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