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饭煲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7843.0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1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利;刘化勇;梁志佳;黄韦铭;羊小亮;杨云;罗飞龙;瞿月红;黄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饭煲。
背景技术
如图2和图3所示,现有电饭煲的内锅200'安装到电饭煲的外锅100'后,电饭煲的内锅200'与外锅100'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保温隔热的保温腔300',由于内锅200'和外锅100'之间的保温腔300'内没有设置隔热结构,内锅200'底部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的热量容易从内锅200'与外锅100'顶部接触的位置散失,因此,现有电饭煲的保温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饭煲,旨在提高电饭煲的保温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饭煲,包括:外锅;内锅,所述内锅包括底壁和自所述底壁的周沿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内锅设于所述外锅内,所述侧壁的上沿向外弯折并搭接于所述外锅的上沿,所述内锅与所述外锅之间形成保温腔;以及至少一个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呈环形,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保温腔内并在上下方向分隔所述保温腔。
优选地,所述隔热件为凸设在所述侧壁外壁面的隔热环,所述隔热环的外壁面与所述外锅的内壁面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隔热环的外壁面和/或所述外锅的内壁面设有耐磨涂层。
优选地,所述隔热件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隔热件包括:凸设在所述外锅内壁面的支撑环和凸设在所述侧壁外壁面的抵接环,所述内锅安装到位后,所述抵接环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支撑环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外锅包括加热部和与所述加热部相连接的保温部,所述保温部的下边沿与所述加热部的上边沿固定连接,所述隔热件贴合于所述保温部的内壁面。
优选地,所述保温部包括外锅本体和外壳罩,所述外锅本体与所述外壳罩均呈圆筒形设置,且所述外壳罩的下边沿与所述外锅本体的上边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隔热件邻近所述外壳罩与所述外锅本体的连接处设置。
优选地,所述加热部为线圈盘,所述加热部的外壁面设有电磁感应线圈。
优选地,所述外锅本体由蓄热材料制成,所述外壳罩由隔热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隔热环与所述内锅为一体成型设置。
电饭煲内锅的上沿与外锅的上沿搭接在一起,并在内锅与外锅之间形成保温腔,由于内锅与外锅搭接的位置存在缝隙,保温腔内的热量能够从该缝隙散失,因此,现有的电饭煲保温性能较差。本实用新型电饭煲在保温腔内设有至少一个隔热件,该隔热件能够隔断保温腔,避免热量从保温腔的顶部的缝隙散失,从而提高电饭煲的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饭煲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电饭煲内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电饭煲内锅与外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饭煲一实施例中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内锅与外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饭煲另一实施例中内锅与外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7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圈、电饭煲的锅盖和电饭煲
- 下一篇: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