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窑烟气分离及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6907.5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9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B01D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分离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窑烟气分离及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矿热炉窑生产过程中,部份炉窑高温烟气主要采用空冷技术直接排放,余热能量零利用,造成了能量的大量浪费,而且,炉窑烟气中通常含有大量未燃尽的煤炭颗粒,将会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炉窑烟气分离及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可有效去除炉窑烟气中的有害颗粒物,使炉窑烟气达标排放,并且,还可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炉窑烟气分离及热回收系统,包括炉窑、烟气处理装置、集渣槽和液体槽;
所述炉窑上部设有烟气出口,炉窑下部设有空气入口;
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且上筒体和下筒体卡扣连接后形成一个闭合的筒体腔,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相接处设有一块将筒体腔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的分隔板;所述上筒体侧壁上设有与上腔体连通的烟气进口,上筒体顶部设有一个第一净气出口,所述烟气出口与烟气进口管道连接;所述分隔板中部开设有一个大小与第一净气出口相匹配的第二净气出口,且第一净气出口与第二净气出口之间通过净气出口管相连;所述分隔板上还开设有多个通孔,且个通孔内均设有向下腔体延伸的导管;所述下腔体中设有螺旋换热管芯,以及浸没螺旋换热管芯、用于吸收烟气中的颗粒杂质和烟气热量的液体;
所述下筒体侧壁上、螺旋换热管芯顶部上方设有一个液体入口,下筒体侧面还设有分别均与螺旋换热管芯相连的进气开口和出气开口,下筒体底部设有一排污口;所述液体入口通过进液泵与液体槽管道连接,所述进气开口连接有空气进气管道,所述出气开口通过风机与空气入口管道连接,所述排污口上管道连接有调节阀,并在通过调节阀后管道连接一开一备两个集渣槽;所述进液泵还连接有电机。
具体的,所述螺旋换热管芯是由两端密封的螺旋换热管板卷成,其内部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且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之间通过分流板相互隔开;下筒体内设有用于净化烟气的液体,且该液体的液位完全浸没螺旋换热管芯,所有导管底部则伸入相邻两螺旋换热管板之间;螺旋换热管芯上分别设有一个与进气通道连通、并与进气开口匹配的进气管嘴,以及一个出气通道连通、并与出气开口匹配的出气管嘴。
具体的,所述第一净气出口和所有导管的入口端均设有HEPA过滤网。
具体的,所述下筒体上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顶部在螺旋换热管芯顶部上方、观察口底部在螺旋换热管芯顶部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下筒体上设有液位计,所述下筒体上还设有与液位计相连的液位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下筒体底部呈椭圆弧形,所述排污口设置底部最低处。
进一步的,所述上筒体的下边缘呈内侧向上的台阶状,所述下筒体的上便于呈内侧向下的台阶状,上筒体与下筒体合拢时即形成一个凹槽,用于卡接分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呈内侧向下的台阶状,所述导管顶部向外翻转90°、并卡接在通孔的台阶上,且导管翻转后的顶面与分隔板上表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通孔与导管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净气出口管为氟塑料管,且净气出口管与第二净气出口之间设有定位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置的烟气处理装置可有效净化烟气,并将烟气的大部分热量传递到液体中,再通过螺旋换热管芯将热量转移到待输送到炉窑燃烧段的空气中,节能又环保;此外,带液体中吸收的煤渣等颗粒较多时即可输送至集渣槽,集渣槽共设有两个,一开一备用,可将颗粒物沉降到槽底,后采用过滤等方式收集起来进行再利用,节省能源。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上筒体腔作为待净化烟气的集中输送腔,再通过多个导管形成多条烟气通道,将上筒体腔中的待净化烟气输送到下筒体腔中用于盛装的水等烟气净化物的位置中,净化后的气体及净化物如水等的因受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则通过净气出口管输出达标排放。
(3)本实用新型还在分隔板上下两面均设置了HEPA过滤网,该两层过滤网分别作为第一层过滤和最后一层过滤,一方面可减轻下腔体中烟气净化物净化烟气的压力,减少烟气净化物的更换,另一方面可进一步过滤即将排放的净化后的烟气,提升净化效果,得到完全符合环保排放要求的净化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6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罗汉果根结线虫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虫空气清新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