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长径比对称直驱式海流发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6710.1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8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刘宏伟;顾亚京;林勇刚;顾海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3/12;H02K1/27;H02K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径 对称 直驱式 海流 发电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发电领域的一种海流发电机组,具体是涉及了一种大长径比对称直驱式海流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国家海洋发展战略。高效可靠的海上能源供给技术是实现海洋强国目标的重要支撑要素。海流能作为一种海洋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能量密度大、规律性强等优点,因而成为科学家重视的学科前沿和研究热点。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多聚焦在高、中流速下海流(或潮流或洋流)能的商业应用上。而事实上,我国广大海域,如东海外海、南海大部、胶东半岛沿海的海流年平均流速仅在1m/s左右,一些时段甚至小于0.5m/s。另外,这些高、中流速下的海流能利用发电装置一般都存在着高转速、高惯量及高冗余度密封等特征,很难满足特用仪器设备运用的“三低”要求,即低流速、低功耗、低噪声。因此针对更广阔的低流速海域的能量提取利用,研究开发海水流体动能的高效提取与转换技术,揭示低流速工况的提效机理与方法途径,形成低速高效型机组,对于海流能发电装备充分实现“就地取能”、“海能海用”、军民两用、节能环保的效果,对于岛礁保护开发、海洋仪器供电、远洋渔业养殖和海域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低流速海流能发电机组的研究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国外鲜有直接涉及中低流速下装备的研究与报道。其实,在低流速工况下,能量密度低,主要难题在机组的启动与能量捕获效率上,传统的机械传动中传动阻力与摩擦损耗的存在,使得低流速启动难度大,运行效率低。
现有技术中随着发电功率等级的提高,现有发电机组结构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海水的密度是空气的一千多倍,可压缩性小,要提高能源捕获效率,则不仅要求海流发电装置整机具有良好的流线型外形设计和流场设计,还要尽可能减小机身的径向尺寸以减小无效而有害的挡水面积。现有技术有的是采用典型的直驱电机,一方面其极对数多,径向尺寸势必大,产生的挡流和流场特性问题趋于严重。低流速流场不稳定,能量密度相对低,极易遭受破坏,径向尺寸大,挡流面积大导致的径向流增加,势必破坏流场特性。另一方面,径向尺寸大,在百十瓦级小功率机组上,散热可能没有问题,但机组功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其内部定子由于径向尺寸大,散热问题势必突显。总之,现有的直驱发电装置不利于功率等级的大型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典型直驱式海流发电机组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长径比对称直驱式海流发电机组,采用单叶轮对称型结构,整体装置采用“大长径比约束”优化设计概念,直驱电机为外转子内定子结构或常规电机结构,同时实现了单叶轮对称型结构和直接接触海流的直驱结构的综合,能实现大长径比布置的发电机组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若干片桨叶组成的叶轮、外转子磁钢、内定子绕组、外转子旋转支架、水润滑轴承、内定子中空支撑轴、输出电缆和滤网,叶轮以单叶轮面对称型结构布置,叶轮放置在主轴对称面的中央位置处,整体结构采用“大长径比约束”优化设计概念,内定子绕组固定绕制在内定子中空支撑轴上,所述外转子磁钢包在外转子旋转支架的外侧壁,外转子旋转支架通过水润滑轴承套在内定子中空支撑轴外,叶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外转子磁钢外表面;输出电缆置于内定子中空支撑轴中空内部,输出电缆一端与内定子绕组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电缆另一端从中空支撑轴穿出后与外部电接收端连接,外转子旋转支架端部设有用于过滤水流的滤网。
水流推动所述叶轮带动外转子旋转支架旋转,使得外转子磁钢绕所述内定子绕组旋转,外转子磁钢与内定子绕组发生相对旋转产生电能,形成电磁感应通过输出电缆输出电能。
所述外转子磁钢与所述内定子绕组均不是置于密封壳体中,而是直接置于水中,水流贯穿流经所述发电机组内部。
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是通过海流的,所述外转子磁钢与内定子绕组采用离心密封防水工艺,即对外转子磁钢与内定子绕组外表面离心浇注有防水树脂材料,使得外转子磁钢与内定子绕组不与水直接接触。同时通过防水树脂材料也能使得机组内部可通过海水冷却,既无需考虑机组密封问题,也解决了散热问题。
所述的外转子旋转支架的外侧壁均包覆有外转子磁钢,叶轮固定安装在外转子磁钢沿内定子中空支撑轴轴向方向的中间。
所述叶轮包含多个桨叶,组成一个叶轮捕能面。所述叶轮面布置在机组的外转子磁钢和外转子旋转支架的中央位置,叶轮面周向安装若干个所述桨叶,组成叶轮的若干片桨叶沿周向间隔均布,每片桨叶径向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6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