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爆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6560.4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0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庆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庆长 |
主分类号: | F42B3/04 | 分类号: | F42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2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爆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爆破管。
背景技术
普通传统炸药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在管理上使用上稍有不慎或疏漏,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和悲剧。山东济南保利民爆科技公司章丘炸.药地面站发生的爆炸致33人遇难,震惊中外。每年煤矿瓦斯事故不绝于耳,为此,国家在治理监管上投入巨大。消除安全隐患,不让悲剧重演是社会文明进步最基本的要求,广泛推广使用二氧化碳爆破技术利国利民,造福社会和企业。让传统炸药退出民爆市场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爆破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爆破管,包括爆破筒、活化器、泄能头、点火头和导热棒;所述爆破筒为圆柱形结构,爆破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活化器和爆破头,爆破筒的内部设有导热棒、安全膜和二氧化碳容腔;所属导热棒设置在安全膜内,安全膜设置在二氧化碳容腔内;所述活化器与充气头连接,活化器的内部设有点火头和合金帽,所述合金帽位于活化器的一端,所述点火头的一端插设在爆破筒内,且通过密封圈与爆破筒密封连接;所述泄能头的一端插设在爆破头内部,且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破碎片和铜垫片,且铜垫片设置在二氧化碳容腔一端。
进一步,所述泄能头径向上开设有径向喷阀孔。
进一步,所述点火头的一端与起爆器的接线头连接。
进一步,所述爆破筒的直径为54mm,长度为1500mm-25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本质的安全特性,从储存、运输、携带、使用、回收等方面均十分安全,主机与爆破器材分离,从灌装至爆破结束时间较短;液态二氧化碳灌注仅需1-3分钟,起爆至结束仅需4毫秒;实施过程无哑炮,无需验炮。安全警戒距离短,无安全隐患。爆破筒回收方便,可连续使用。既可定向爆破又可延时控制,特别是在特殊环境下,如居民区、隧道、地铁、井下等环境,实施过程中无破坏性震动和短波,对周围环境无破坏性影响。在石材开采中不破坏纹理结构,成材率和效率较高。无需火工库,管理简便,操作易学,操作人员少,无需专业人员值守。在矿井下使用其性能更加突出,无论是高瓦斯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矿井还是易自燃矿井均可应用。材料来源丰富,可就地取材;提高功效,增加效益,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爆破筒、2-活化器、3-爆破头、4-充气头、5-泄能头、6-合金帽、7-点火头、8-密封圈、9-导热棒、10-安全膜、11-二氧化碳容腔、12-铜垫片、13-破碎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爆破管,包括爆破筒1、活化器2、泄能头5、点火头7和导热棒9;所述爆破筒1为圆柱形结构,爆破筒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活化器2和爆破头3,爆破筒1的内部设有导热棒9、安全膜10和二氧化碳容腔11;所属导热棒9设置在安全膜10内,安全膜10设置在二氧化碳容腔11内;所述活化器2与充气头4连接,活化器2的内部设有点火头7和合金帽6,所述合金帽6位于活化器2的一端,所述点火头7的一端插设在爆破筒1内,且通过密封圈8与爆破筒1密封连接;所述泄能头5的一端插设在爆破头3内部,且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破碎片13和铜垫片12,且铜垫片12设置在二氧化碳容腔11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泄能头5径向上开设有径向喷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点火头7的一端与起爆器的接线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爆破筒1的直径为54mm,长度为1500mm-2500mm。
工作原理:爆破孔孔径一般为60mm或64mm,爆破筒1直径54mm,管长1500mm(最长可延至2500mm),爆破深度一般不超过2500mm;爆破筒1的爆破头3设有径向喷发孔,起爆后,二氧化碳气造成的冲击波往侧向爆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庆长,未经林庆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65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仿真活动靶标
- 下一篇:一种火箭垂直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