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养殖水域漂浮物捞取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6466.9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6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胜;付清勇;蔡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成胜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水域 漂浮 捞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养殖水域漂浮物捞取舀。
背景技术
池塘、网箱、网围是养鱼生产的重要工具,在养鱼生产中时常会有死亡鱼体、饲草残草等漂浮物,这些漂浮物不及时捞取会沉入水体底部,污染水质,引发鱼类病害,造成养殖损失,传统使用的捞取舀一般为舀圈、舀网兜、舀柄一体的捞取舀,使用这种捞取舀,由于水体不稳及捞取舀在水体中的活动,使漂浮物在水体中位置不定,越飘越远,往往经过多次试尝才能把漂浮物捞出。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养殖水域漂浮物捞取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养殖水域漂浮物捞取舀,其特征是,捞取舀由第一舀柄、第二舀柄、铆钉、上舀圈、下舀圈、侧壁网片、底部舀圈、底部网片、支撑组成,所述第一舀柄与第二舀柄使用铆钉连接,通过铆钉第一舀柄和第二舀柄能够打开和闭合,第二舀柄的末端连接上舀圈,上舀圈为长方形,长20-30厘米、宽20-25厘米,在上舀圈的下方设置下舀圈,下舀圈的形状与上舀圈一致,下舀圈长15-25厘米、宽15-20厘米,上舀圈与下舀圈之间设置若干支撑,支撑长15-20厘米,在上舀圈与下舀圈之间、支撑的外侧设置侧壁网片,侧壁网片形成底部无网片的围网形状,所述第一舀柄的末端连接底部舀圈,底部舀圈的形状大小与下舀圈一致,在底部舀圈的内侧设置底部网片。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捞取舀,打开第一舀柄和第二舀柄,使底部网片与侧壁网片分离,把围网形状的侧壁网片罩住漂浮物,闭合第一舀柄和第二舀柄,使底部网片闭合到侧壁网片的底部,形成封闭的捞取舀,把漂浮物封闭在捞取舀内,不必担心漂浮物随水漂流,把漂浮物捞出即可,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第一舀柄、2第二舀柄、3铆钉、4上舀圈、5下舀圈、6侧壁网片、7底部舀圈、8底部网片、9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水域漂浮物捞取舀,其特征是,捞取舀由第一舀柄1、第二舀柄2、铆钉3、上舀圈4、下舀圈5、侧壁网片6、底部舀圈7、底部网片8、支撑9组成,所述第一舀柄1与第二舀柄2使用铆钉3连接,通过铆钉3第一舀柄1和第二舀柄2能够打开和闭合,第二舀柄2的末端连接上舀圈4,上舀圈4为长方形,长20-30厘米、宽20-25厘米,在上舀圈4的下方设置下舀圈5,下舀圈5的形状与上舀圈4一致,下舀圈5长15-25厘米、宽15-20厘米,上舀圈4与下舀圈5之间设置若干支撑9,支撑9长15-20厘米,在上舀圈4与下舀圈5之间、支撑9的外侧设置侧壁网片6,侧壁网片6形成底部无网片的围网形状,所述第一舀柄1的末端连接底部舀圈7,底部舀圈7的形状大小与下舀圈5一致,在底部舀圈7的内侧设置底部网片8。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捞取舀,打开第一舀柄1和第二舀柄2,使底部网片8与侧壁网片6分离,把围网形状的侧壁网片6罩住漂浮物,闭合第一舀柄1和第二舀柄2,使底部网片8闭合到侧壁网片6的底部,形成封闭的捞取舀,把漂浮物封闭在捞取舀内,不必担心漂浮物随水漂流,把漂浮物捞出即可,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成胜,未经杨成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6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电子巡察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渗透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