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箱机构支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5929.X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7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杜松林;赵振华;崔瑞甲;金建伟;崔立超;白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 |
地址: | 067102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箱机构支顶装置,属于万能磨床翻箱机构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使用万能磨床磨削轧辊时,都要利用磨床的翻转机构连接支顶装置对轧辊进行翻转。目前,使用的支顶装置一般为支顶支杆,利用支顶支杆支撑轧辊的轴承箱,再通过磨床的翻转机构对轧辊进行翻转。这种支顶支杆仅适用于粗轧工作辊和精轧工作辊的支撑翻转。对于平整机轧辊,由于平整辊直径小,子母线偏高,现有支顶装置则不能满足平整机轧辊的翻转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翻箱机构支顶装置,能够通过万能磨床的翻转机构,实现平整机轧辊的翻转,完成平整机轧辊的磨削,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翻箱机构支顶装置,包含连接板、右支顶杆、左支顶杆、支撑座和燕尾型导轨,左支顶杆和右支顶杆分别固定在连接板上,左支顶杆和右支顶杆平行布置,连接板的下方设有燕尾型滑道,支撑座上设有与燕尾型滑道相配合的燕尾型导轨,支撑座上的燕尾型导轨设在连接板下方的燕尾型滑道内,连接板和支撑座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所述支撑座固定在翻箱机构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万能磨床磨削平整机轧辊时,首先将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在万能磨床的翻箱机构上,然后,将具有右支顶杆和左支顶杆的连接板通过燕尾型滑道与支撑座的燕尾型导轨相连,再通过螺栓将连接板和支撑座紧固。利用右支顶杆和左支顶杆分别支撑平整机轧辊的轴承座,通过翻箱机构实现对平整机轧辊的翻转。平整机轧辊磨削完后,把连接板沿着支撑座上的燕尾型导轨卸下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平整机轧辊的翻转,保证磨削轧辊时的稳定性,完成平整机轧辊的磨削。结构简单,拆装快速、方便,定位精准,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连接板1、右支顶杆2、左支顶杆3、燕尾型滑道4、螺栓孔5、支撑座6、燕尾型导轨7、安装孔8、翻箱机构9、平整机轧辊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6,一种翻箱机构支顶装置,包含连接板1、右支顶杆2、左支顶杆3、支撑座6和燕尾型导轨7,左支顶杆3和右支顶杆2分别固定在连接板1上,左支顶杆3和右支顶杆2平行布置,连接板1的下方设有燕尾型滑道4,支撑座6上设有与燕尾型滑道4相配合的燕尾型导轨7,支撑座6上的燕尾型导轨7设在连接板1下方的燕尾型滑道4内,连接板1和支撑座6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6与燕尾型导轨7呈一体结构,燕尾型导轨7其纵截面呈倒梯形,支撑座6通过螺栓固定在翻箱机构9上。在使用万能磨床磨削平整机轧辊时,只需要将连接板1的燕尾型滑道4插入支撑座6的燕尾型导轨7上,并通过螺栓紧固即可,快速安装,准确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未经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59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立式抛光机的位置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封头封口打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