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颈椎枕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5850.7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施亦赟;李五妹;潘倩;马翠芹;曹鲁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47G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扣 枕体 圆柱形枕体 颈椎枕 抽绳 枕套 本实用新型 改良型 内胆 可拆卸连接 填充物 决明子 可抽拉 魔术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颈椎枕,包括矩形枕体、圆柱形枕体、4根抽绳、4个第一弹簧扣和4个第二弹簧扣;所述的矩形枕体和所述的圆柱形枕体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圆柱形枕体设置于矩形枕体的前侧;矩形枕体包括枕套和设置于枕套内的2个装有决明子填充物的内胆;内胆与抽绳连接,可抽拉,抽绳上安装第一弹簧扣和第二弹簧扣。本实用新型的颈椎枕可根据头部大小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型颈椎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颈椎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近年发病率上升最快的骨伤科疾病之一。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约有7%~10%的人患此病。颈椎前路、颈椎后路手术成为临床治疗颈椎疾患的最基本的术式。头颈部制动是术后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至少1-2周,以保证颈椎的稳定性,防止颈部血肿、脊髓再损伤和植骨块的脱落等并发症。
颈椎术后是否使用颈椎枕说法不一。台湾的教科书没有提及颈椎术后病人是否可以使用颈椎枕,目前使用的全国统编的护理本科生教材这样写到:颈椎手术后“颈部保持稳定舒适位,头两侧垫枕”,而不是颈后垫颈椎枕; 也有的学者认为: 颈前路手术“须用枕垫(颈椎枕)保持颈椎的正常曲线弧度以维持脊柱成一直线”,而颈后路手术的病人“术区须悬空而不受压”。目前我们科颈椎术后主要佩戴颈托固定制动,或颈部两侧沙袋制动,平卧位时均不垫枕,侧卧位时垫枕。
事实上,人在仰卧时如果不使用颈椎枕,破坏了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影响睡眠质量;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颈椎术后的病人,不管是佩戴颈托还是使用沙袋制动,都存在一些缺陷,主要如下:
①平卧位时颈部生理曲度得不到有效支撑,肩颈部持续处于悬空状态,患者常主诉颈部悬空无着落感, 颈背部酸痛明显。
②颈托的材质较硬,对头部周围皮肤造成压迫,尤其后头部及肩颈部,部分病人因持续使用颈托而发生褥疮;以及颈托透气性较差,常由于汗液刺激,造成局部皮肤红疹瘙痒。
③正常人侧卧位时枕头的舒适高度与肩颧距的大小密切相关,男性侧卧位经过实际测量,枕头高度以不高于( 12.36 ±0.92) cm 为宜,女性以不高于 ( 10.95 ±0.98)cm 为宜。也有报道为 8 cm 和( 5.7 ± 1.4) cm 等,而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枕头高度在压缩后平均值为5cm,普遍过低,翻身也比较繁琐,需一位护士协助轴线翻身,一位护士抬高头部,一位护士将枕头垫入,搬动过程不仅费时费力,也会造成患者颈部疼痛,增加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良型颈椎枕,可根据头部大小进行固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改良型颈椎枕,包括矩形枕体、圆柱形枕体、4根抽绳、4个第一弹簧扣和4个第二弹簧扣;所述的矩形枕体和所述的圆柱形枕体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圆柱形枕体设置于矩形枕体的前侧;
所述的矩形枕体包括枕套和设置于枕套内的2个装有决明子填充物的内胆;2个内胆包括位于枕套左侧的左内胆和设置于枕套右侧的右内胆;左内胆和右内胆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穿绳通道,第一根抽绳和第三根抽绳均依次穿过左内胆和右内胆上端的穿绳通道;第三根抽绳和第四根抽绳均依次穿过左内胆和右内胆下端的穿绳通道;
枕套的左上角设置有第一穿绳口;枕套的左下角设置有第二穿绳口;枕套的右上角设置有第三穿绳口;枕套的右下角设置有第四穿绳口;
第一根抽绳的中部与左内胆的右上角固定连接;第一根抽绳的左端伸出左内胆上端的穿绳通道,穿过第一穿绳口,第一根抽绳的左端设置第一弹簧扣;第一根抽绳的右端伸出右内胆上端的穿绳通道,穿过第三穿绳口,第一根抽绳的右端设置第二弹簧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院,未经江苏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58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