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插型盘扣式斜拉杆螺母点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4613.9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3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庄聿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鎏佳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8 | 分类号: | B23K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18 | 代理人: | 郭士磊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插型盘扣式斜 拉杆 螺母 点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插型盘扣式斜拉杆螺母点焊机,属于焊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承插型盘扣式斜拉杆组装成的脚手架具有组装便捷、安全性好的优点,越来越受到施工方的喜爱,承插型盘扣式斜拉杆具有可靠的双向自锁能力,作用在横杆上的荷载通过盘扣传递给立杆,承插型盘扣具有很强的抗剪切能力,与传统的扣件相比可靠性更高。但是,现有的承插型盘扣式斜拉杆的端部通过螺栓铰接有扣接头,在使用过程中,所述螺栓上的螺母极有可能脱落,以带来不必要的危险。为防止螺母自螺栓上脱落,现有的常规做法是将该螺母与所述螺栓手工焊接于一起,但是,手工焊接效率较低,由于焊接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焊接质量不均;目前,还没有一款专门针对承插型盘扣式斜拉杆的螺母点焊机。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布局合理、焊接效率高且焊接质量好的承插型盘扣式斜拉杆螺母点焊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布局合理、焊接效率高且焊接质量好的承插型盘扣式斜拉杆螺母点焊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承插型盘扣式斜拉杆螺母点焊机,包括机架和固定于该机架上的送丝机,在所述机架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侧;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立式箱体,在该第一立式箱体内固设有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右伸出所述第一立式箱体后连接有第一推板,在所述第一立式箱体内还滑配设有第一滑杆,该第一滑杆水平设置且其右端与所述第一推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推板的右侧壁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板状夹具,在所述第一推板上还固定有第一架体,在该第一架体上设有第一焊枪;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还设有第一支撑座,该第一支撑座的顶端设有第一卡槽,该第一卡槽的槽口位于前侧或后侧,所述第一支撑座位于所述第一立式箱体的右侧;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立式箱体,在该第二立式箱体内固设有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左伸出所述第二立式箱体后连接有第二推板,在所述第二立式箱体内还滑配设有第二滑杆,该第二滑杆水平设置且其左端与所述第二推板连接,在所述第二推板的左侧壁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板状夹具,在所述第二推板上还固定有第二架体,在该第二架体上固设有第二焊枪;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还设有第二支撑座,该第二支撑座的顶端设有第二卡槽,该第二卡槽的槽口位于前侧或后侧,所述第二支撑座位于所述第二立式箱体的左侧;所述送丝机分别通过送丝软管与所述第一焊枪、第二焊枪相连接。
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第一板状夹具的右端面与所述第二板状夹具的左端面上均设有一V型缺口,在所述V型缺口下侧设有导向斜坡。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滑杆下方,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滑杆下方。
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一控制箱,该控制箱分别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送丝机、第一焊枪、第二焊枪相连。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第一焊枪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焊枪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时,将所述承插型盘扣式斜拉杆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将其两端的扣接头弯折分别塞入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然后,控制所述第一气缸推动所述第一推板向右移动、所述第二气缸推动所述第二推板向左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板状夹具和所述第二板状夹具分别顶置于两端的螺母上,即可将所述承插型盘扣式斜拉杆固定住;此时,所述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分别对准两端的螺母,即可进行焊接;本实用新型操作非常方便,结构布局合理。
2.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的手工焊接,极大地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综上,本实用新型一种承插型盘扣式斜拉杆螺母点焊机具有结构布局合理、焊接效率高且焊接质量好的优点,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4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鎏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鎏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46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增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管束端部切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