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管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4384.0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5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12 | 分类号: | F04B43/1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113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泵,具体的讲是一种软管泵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软管泵广泛应用于化工等工业领域,其基本结构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软管,由主轴驱动转动的转子座带动辊轮挤压软管来泵送介质,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辊轮与软管的频繁挤压,软管有裂开导致介质泄露进入轴承的风险,这给设备的安全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管泵,避免软管破裂后泄露的介质污染或损坏轴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软管泵,壳体包括周向围壁和后端盖,后端盖的中部有套管状的轴承座,主转轴包括固定连接的主轴和转子座,辊轮支架臂对称布置在转子座上且外端连接辊轮,辊轮轴芯与主轴的轴芯平行,转子座与轴承座临近侧之间设置有凸环和凹槽构成的嵌入配合且凸环和凹槽之间为间隙配合。
在软管泵的转子座与轴承座的端面之间形成凸环与凹槽的嵌入配合,两者的临近侧设置为迂回的间隙配合,避免了在软管出现破损后,泄露的介质直接流到轴承部位从而污染或损坏轴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管泵的轴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管泵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位置的放大图;
图4为主转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管泵,壳体包括周向围壁10和后端盖20,后端盖20的中部有套管状的轴承座30,主转轴包括固定连接的主轴40和转子座50,辊轮支架臂60对称布置在转子座50上且外端连接辊轮70,辊轮70轴芯与主轴40的轴芯平行,转子座50与轴承座30临近侧之间设置有凸环和凹槽构成的嵌入配合且凸环和凹槽之间为间隙配合,由于两者之间的间隙配合,确保了转子座50的正常转动。
在软管泵的运行过程中,由于辊轮70与软管80的频繁挤压摩擦,软管有疲劳破裂的风险,所以难免出现介质泄漏。凸环和凹槽的嵌入式配合实际就是在两者之间构成了迂回状的间隙区域,即便有介质泄漏也难以通过凸环和凹槽之间的迂回状间隙到达轴承所在部位,从而起到保护轴承及相关部件的作用。
进一步的,转子座50由底板51及其两相对边设置的侧板52围成的槽形,所述的底板51与主轴40固连且在连接主轴40的一侧底板51板面上设有凸环511,凸环511的环芯与主轴40的轴芯重合,与转子座50临近侧的轴承座30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31供凸环511嵌入且彼此为间隙配合,环形凹槽31的环芯与轴承座30的轴芯重合。上述凸环511与环形凹槽31的嵌入式配合不仅构成了迂回状间隙以保证转子座50和主轴40的正常转动,同时在轴向方向的尺寸并未增加,使得结构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4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作用高效电动隔膜气泵
- 下一篇:软管泵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