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字符喷码机封闭式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3668.8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0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津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62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字符 喷码机 封闭式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小字符喷码机封闭式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世面上喷码机多种多样,但大多数喷码机存在断点控制不好,无温度控制组件,无高压检测组件,无泄压回路,相位定位不精准的问题,造成维护使用成本的提高和用户体验的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由于墨水固化现象造成的维护使用成本较高、用户体验低下的问题,设计一种小字符喷码机封闭式喷头,可以大大降低维护使用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字符喷码机封闭式喷头,包括喷头前盖(1)、喷头后盖(10)及被喷头前盖(1)、喷头后盖(10)密封在内部、依次连接的喷头阀(9)、喷枪组件(7)、喷嘴组件(4)、充电槽(6)、相位检测头(5)、高压偏转板(3)和回收器(2),还设置有控制器用于控制喷头工作,所述喷头前盖(1)、喷头后盖(10)接合处通过密封垫圈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喷头阀(9)一侧还设置有泄压阀(11),用于停墨后,释放喷头内部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阀(9)和泄压阀(11)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块组件(8),用于检测实时喷头温度,当喷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块组件(8)加热至设定温度,保持温度恒定;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块组件(8)为陶瓷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喷枪组件(7)上方有两个固定频率压电陶瓷,控制线圈固定于压电陶瓷上方,控制器控制压电陶瓷震动,将墨线打成墨点;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组件(4)材质为宝石,保证墨点断点的圆润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前盖(1)背面设置有磁铁,加热块组件(8)背面设置有磁性干簧管,当拆开时,喷头前盖(1)与加热块组件(8)分离,磁铁不对磁性干簧管起作用,磁性干簧管发送高电平给控制器,关闭高压偏转板上高压,防止发生危险;反之,组合时,磁性干簧管发送低电平给控制器,开启高压偏转板上高压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入温度传感器、加热片组件实时检测喷头温度,保证温度恒定于断点最佳的温度;摒弃不锈钢喷嘴片,采用宝石喷嘴,保证断点的圆润光滑;加入泄压阀,保证停墨以后,墨路压力的释放;加入磁铁和干簧管,用于控制高压电场的开启和关闭。整个喷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护使用成本低、用户体验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喷头前盖,2、回收器,3、高压偏转板,4、喷嘴组件,5、相位检测头,6、充电槽,7、喷枪组件,8、加热块组件,9、喷头阀,10、喷头后盖,11、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喷头内集成喷头阀9、泄压阀11、温度传感器及加热块组件8、喷枪组件7、 充电槽6、相位检测头5、高压偏转板3、回收器2。并由喷头前盖1、喷头后盖10及密封圈进行密封。
在正常供墨时,喷头阀9打开,墨线经由喷枪组件7,透过60微米细孔射出。其中喷嘴片要求宝石材质,依次保证墨点形成圆润。
泄压阀11用于在喷码机停墨后将墨路压力释放。
温度传感器及加热块组件8位于喷头阀9和泄压阀11的下方,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喷头温度,当喷头温度低于所需温度时,控制器驱动加热片进行加热至指定温度,保证墨点断点良好。加热片可以采用陶瓷材质,亦或是采用其他导热性能良好的涂料覆于其他材质上。
喷枪上部为两个固定频率压电陶瓷,控制线圈分别固定于两电陶瓷上方。当控制信号来临时,压电陶瓷会以固定的频率进行电能到动能的转化,进行振动,此高频波将墨线打成墨点。
充电槽6在主控作用上对墨点进行充电,充电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墨点位于字符中的具体位置。
相位检测头5用于检测墨点的实际带电量,当实际检测墨滴带电量和需要带电量不同时,主控会进行自我调整下次充电时机,保证实际带电量和需要带电量逐渐接近。
高压偏转电场用于使带电墨滴产生位移,喷在产品表面。带电量大小不同,产生的位移也不相同,从而在产品表面形成不同的字符或图案。
对于不带电的墨点经过高压电场不会产生位移,它会径直通过高压电场进入回收器2后进入墨罐被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津,未经张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36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