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长轴高温液下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3500.7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8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盛;宋文俊;张骏;苏清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双龙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58;F04D29/42;F04D29/06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 |
地址: | 116038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温 液下泵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长轴高温污水液下泵结构,属于长轴高温液下输液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DW型系列泵、系立式、单级、单吸长轴液下泵,广泛用于电厂、焦化厂、钢铁厂、化工厂、污水处理厂输送中性或有腐蚀性的液体,清水或含有杂质的液体。这种系列泵一直以来只考虑运行可靠、结构紧凑。在此基础上根据用户的反馈,工人和技术人员认为从产品的经济性、工艺性(铸造、焊接、加工、装配等)、结构简单、运转可靠、维修方便和扩大适用范围等方面考虑,需要对原产品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单吸长轴液下泵更符合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扩大适用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长轴高温污水液下泵结构,着重解决与热膨胀、高温机械强度和刚度有关的一系列结构设计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长轴高温污水液下泵结构,它包括电机、上轴、下轴和液下泵,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底板上,电机经联轴器依次连接上轴、接轴套、下轴和液下泵,所述上轴设置一个在轴承支架内的轴承和一个在滑动轴承体內的滑动轴承支撑,下轴设置另一个在滑动轴承体內的滑动轴承和一个在泵体内的泵轴承支撑,用接轴套连接的上轴和下轴设置在上支撑管、中间支撑管和下支撑管中;所述泵体采用双蜗壳结构,在泵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两个在滑动轴承体內的滑动轴承和一个在泵体内的泵轴承连接第一润滑冷却水管。
所述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和第一润滑冷却管的上端固定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新型长轴高温污水液下泵结构包括电机、上轴、下轴和液下泵。上轴采用一个在轴承支架内的轴承和一个在滑动轴承体內的滑动轴承支撑,下轴采用另一个在滑动轴承体內的滑动轴承和一个在泵体内的泵轴承支撑。泵体采用双蜗壳结构,在泵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两个在滑动轴承体內的滑动轴承和一个在泵体内的泵轴承连接第一润滑冷却水管。该液下泵结构的转轴采用多点支撑,泵运转安全可靠,滑动轴承采用水润滑和冷却。在泵起动时,叶轮已浸没在介质中,因而起动容易,不存在排气抽空问题。采用双蜗壳泵体,双出液管,转轴受径向力小,轴挠度小,滑动轴承磨损小,消除了轴向的不均匀膨胀,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 是一种新型长轴高温污水液下泵结构图。
图2 是液下泵的电机驱动结构图。
图3 是液下泵的中段驱动结构图。
图4是液下泵的泵段驱动结构图。
图中:1、泵体,2、泵盖,3、第一出液管,4、下支撑管,5、下轴,6、导轴承,7、滑动轴承体,8、中间支撑管,9、接轴套,10、上支撑管,11、上轴,12、底板,13、轴承支架,14、电机,15、电机支架,16、第二出液管,17、叶轮,18、叶轮螺母,19、第一润滑冷却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4示出了一种新型长轴高温污水液下泵结构。图中,这种新型长轴高温污水液下泵结构包括电机14、上轴11、下轴5和液下泵。电机14通过电机支架15固定在底板12上,电机14经联轴器依次连接上轴11、接轴套9、下轴5和液下泵。上轴11设置一个在轴承支架13内的轴承和一个在滑动轴承体7內的滑动轴承支撑,下轴5设置另一个在滑动轴承体7內的滑动轴承和一个在泵体1内的泵轴承支撑,用接轴套9连接的上轴11和下轴5设置在上支撑管10、中间支撑管8和下支撑管4中。泵体1采用双蜗壳结构,在泵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出液管3、第二出液管16;两个在滑动轴承体7內的滑动轴承和一个在泵体1内的泵轴承连接第一润滑冷却水管19。第一出液管3、第二出液管16和第一润滑冷却管19的上端固定在底板12上。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双蜗壳泵体可大幅度减小泵在运行时的径向力。双蜗壳泵体与双出液管结合,取消了单出液管双蜗壳泵体中180度的隔板,简化了铸造,消除了轴向的不均匀膨胀。
结构上的热对中性,在泵输送高温介质时,某些高温液下泵采用常规液下泵结构,即用一根出液管。泵运行时,出液管内充满高温介质,而中央支撑管仅下部接触介质,出液管的温度比支撑管的高,由于热膨胀量不同产生的热膨胀力很大,易使泵体偏斜,缩短底轴寿命,或使叶轮与泵体密封环相碰,密封环偏磨,内泄漏增大。泵用双出液管结构,消除了轴向的不均匀膨胀。
总之,采用上述的结构方案,简化了铸造、增强运行可靠性、扩大应用范围、装配方便、维修方便、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双龙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双龙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35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