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泵蓄能耦合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2810.7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8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烨;阮戈;孟祥来;郭盛桢;陈永林;谭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能 耦合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及蓄能节能的空调系统,特别是一种热泵与蓄能结合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央空调系统多采用夏季水冷空调主机制冷,冬季锅炉或城市热网供热的形式。夏季中央空调主机利用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热力设备中进行压缩、冷凝、节流和蒸发四个主要热力过程的制冷循环。通过消耗电能使热量从末端转移至冷凝器并通过冷却塔循环散至大气中。因此,在空调使用时间内中央空调主机将消耗大量的电能来提供建筑所需的冷量。据相关统计中央空调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60%以上。由于人们生活工作的规律性,空调用电与全天建筑物用电趋势基本一直,导致昼夜出现较大的用电峰谷差,引起电力电网较大的波动,对电网形成冲击,导致部分城市夏季日间供电不足,被迫拉闸限电,夜间供电富余造成浪费。
冬季,中央空调系统多采用燃煤、燃气、燃油锅炉或城市热网制热的形式,城市热网受限与地方建设只在部分低区可以实现,同时使用收到热网供应侧的限制,而建筑物内自设锅炉设备通过燃烧化石燃料供热效率不高造成浪费,同时造成污染及资源损耗,而且设备利用率低,工程建设、维护成本高。
热泵机组应用于建筑空调,可以实现夏季供冷、冬季供热,一机多用的实现提高设备利用率目的,同时提高能量转化效率,通常大型空调系统的热泵主机制热性能系数在5以上。蓄能技术可实现电能的移峰填谷作用,利用夜间富余电量制冷、制热并储存在蓄能装置中,在用电高峰使用空调时只需要将蓄能装置中的能量释放,并不需要开启主机设备,大大减少了尖峰时间的用电量,降低了电网负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热泵蓄能耦合空调系统。
热泵蓄能耦合空调系统主要包括三工况热泵主机、蓄冰装置、板式换热器、地下水取水装置、乙二醇循环泵、空调冷冻水循环泵、压差传感器、冰量传感器及及多个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动开关阀、电动调节阀、手动蝶阀等设备。
地下取水装置出口通过管道与热泵主机冷凝器入口和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入口连接并可通过阀门Vs2和Vw2切换,该管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Tp1和流量传感器Fp1,地下水取水装置的入口与热泵主机冷凝器出口和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口连接,并可通过阀门Vs4和Vw4切换,该管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Tp2。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连接至乙二醇循环泵的入口,乙二醇循环泵出口接至热泵主机蒸发器入口,管路上设温度传感器Tg3,三工况热泵主机蒸发器出口连接至蓄冰装置入口,管路上依次设置温度传感器Tg1、流量传感器Fg1和电动调节阀Vg1,并在Fg1和Vg1之间设置一条旁路连接至蓄冰装置出口处,该旁路上设置电动调节蝶阀Vg2,蓄冰装置上设置Pi1用于监测蓄冷量。蓄冰装置出口连接至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入口,在管路上依次设置温度传感器Tg2和电动调节阀Vg3,并在Tg2和Vg3之间设一条旁通管路连接至板式换热器出口处,旁通上设置电动调节阀Vg4。末端冷冻水回水管路接至冷冻水循环泵入口处,管路上设置流量传感器Ff1和温度传感器Tf1。冷冻水循环泵出口连接至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入口及热泵主机冷凝器入口处,并可通过阀门Vs1和Vw1切换。冷冻水供水管路接至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口和热泵主机冷凝器出口处,并可通过阀门Vs3和Vw3切换。冷冻水供、回水主管之间设置压差旁通装置,包括一套压差传感器P_Pf1和电动调节阀Vf1。
本实用新型实现夏季供冷、冬季供热,一机多用的实现提高设备利用率目的,同时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可实现电能的移峰填谷作用,利用夜间富余电量制冷、制热并储存在蓄能装置中,在用电高峰使用空调时只需要将蓄能装置中的能量释放,并不需要开启主机设备,大大减少了尖峰时间的用电量,降低了电网负荷。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热泵技术与蓄能技术耦合的中央空调控制技术,结合了热泵空调节能、环保、高效的特点,同时利用了蓄能技术移峰填谷的功能,克服了当前主流中央空调系统能源利用率低,设备利用率低,用电高峰时期耗电量大等缺点,同时实现空调系统智能化控制、相关参数实时监测。本设备投资省,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运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节能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标记:三工况热泵主机1、蓄冰装置2、板式换热器3、地下水取水装置4、乙二醇循环泵5、空调冷冻水循环泵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28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
- 下一篇:一种纳米喷涂滑动臂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