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垃圾破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2299.0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4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平;陆莉莉;钱俊超;章晓忠;黄志明;周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23/08;B03C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1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垃圾 破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粉碎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随城市化进程不断增加,建筑更新较快,建筑物在拆除过程中会产生石块、混凝土、铁质材料等建筑垃圾。而这些建筑垃圾经过回收分类之后,仍可以作为建筑原料构筑砖块再次使用。而在建筑垃圾粉碎过程中,去除掉大的钢筋之后,可能还有残留一些铁钉、螺母、螺栓等小的铁质材料。这些铁质材料与石块一起粉碎之后,若不进行挑拣就做它用,会影响石块二次使用的质量。授权公告号为CN20401790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料斗、粉碎腔和支脚。粉碎腔内设有粉碎辊,粉碎辊下方设有永磁铁。粉碎腔的侧壁还设有喷水枪,对粉碎腔内进行降尘处理。建筑垃圾从进料斗进入之后,经过破碎辊破碎之后,落至永磁铁上,铁质材料被吸附在永磁铁上,其它的建筑垃圾经过过滤之后从粉碎腔下端部的出料口处收集,实现铁质材料与建筑垃圾的分离,但是在该过程中铁质材料吸附在永磁铁上,之后需要人工打开上盖取出吸附在永磁铁上的铁质材料,由于铁质材料在永磁铁上吸附较牢固,难以取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在破碎辊下方设置分离建筑垃圾和铁质材料的传送带,传送带上设有收集铁质材料的机构,方便收集铁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包括粉碎腔,粉碎腔上端开口连通送料斗,下端开设下料口,粉碎腔内转动连接有粉碎辊,粉碎辊下方设有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包括穿过下料口支撑于地面的支架,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主动轮和从动轮,绕设主动轮和从动轮设置环形传送带,环形传送带内支撑在传送带内、并且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排列若干副支架,副支架上固定有永久磁铁,永久磁铁位于靠近出料口的传送带侧面,从动轮和主动轮其中之一为磁性辊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建筑垃圾从送料斗内进入粉碎腔内,经过粉碎辊粉碎之后,掉落至传送带上,传送带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配合下转动,建筑垃圾传送先到达磁性辊轮处。建筑垃圾中的铁质材料在磁性辊轮的引力作用下吸附在传送带上,从建筑垃圾中分离的石料随传送带传送至磁性辊轮处,继续向前传送时,没有传送带支撑,顺势掉落。吸附在传动带上的铁质材料在永久磁铁的吸附作用力下随传送带继续传动,当其传送到不带磁性的辊轮处时,引力消失,铁质材料随之下落,实现建筑垃圾中石料和铁质材料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传送带靠近磁性辊轮的一侧朝向地面倾斜。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建筑垃圾在传送过程中,在倾斜传送带的帮助下快速下滑至磁性滚轮处,加快分离效果。
优选地,传送带与地面的之间的夹角为15-30°。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如果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大于30°时,建筑垃圾可能会因为传输过快,其中的铁质材料来不及吸附在传送带上,可能混合在石料中,分离效果较差。如果传送带于地面的夹角小于15°时,传输效率提高不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副支架上转动连接转动辊,转动辊与靠近送料斗的传送带下端面抵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由于粉碎的建筑垃圾中石料和铁质材料较重,传动带承受的重量较重,在该处传送带的下端面设有转动辊,转动辊一方面起到支撑传送带的作用,分担传送带的部分重量。另一方面转动辊与传送带之间使用滚动摩擦,减小转动辊和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磁性辊轮的下方设有石料收集桶,石料收集桶包括支撑于地面的上端开口的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下端设有移动支脚。
优选地,支撑底座上方设有呈倒锥形设置的盛料桶,盛料桶靠近支撑底座的一端铰接有盖体。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建筑垃圾传送至磁性辊轮处时,铁质材料被吸附,石料随传送带的传输顺势掉落至位于磁性辊轮下方的盛料桶内,并且在移动支脚的作用下,方便移动至待处理位置。到达该位置处之后,将盛料桶从支撑底座上取出,整个盛料桶类似于漏斗,打开其下端部的盖体,方便向其他容器中送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鸿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2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维修的LED路灯
- 下一篇:一种智能多用途LED控制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