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墙包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1616.7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7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苏进霞;刘少杰;兰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卓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地址: |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墙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墙体的内墙包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住宅和办公用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建筑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过程较为复杂,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拆除时,需要进行破坏性拆除,拆卸后的建筑材料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造成的资源的严重浪费。
在装配式住宅体系中,需要先将主体结构框架安装完毕后在连接处包覆工字梁立面,因此,提供一种内墙包梁结构,以便简化施工过程,降低施工难度,同时保证工字梁包覆时的定位可靠性,提高墙体的安装强度,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造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内墙包梁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墙包梁结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双层的上墙体和下墙体,工字梁设置在所述的下墙体的上端,两侧包覆有所述的上墙体,工字梁上端支撑结构楼板;
所述的上墙体包括第一上墙体和第二上墙体,两个上墙体之间留有容纳工字梁的空间;
所述的下墙体的厚度大于上墙体的厚度,在上、下墙体结合处留有工字梁的定位凸肩;所述的上墙体的内侧通过第一角钢连接件与工字梁连接;所述的下墙体的上端与工字梁之间通过第二角钢连接件连接;所述的下墙体下端通过第三角钢连接件与结构楼板固定。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第二角钢连接件插入下墙体的一侧边上开设第二通孔,第二紧固螺钉穿过下墙体与第二角钢连接件;
所述的第二角钢连接件与工字梁下端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角钢连接件插入下墙体的侧边上开设有第三通孔,通过螺钉与下墙体连接;第三角钢连接件的另一侧边开设有第四通孔,与预埋至水泥砂浆中的第四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墙体、下墙体的结合处通过密封胶密封。
与现有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双层墙体,对墙体的处理达到包梁的效果,能够简化施工过程,降低施工难度,同时保证了工字梁包覆时的定位可靠性,提高了墙体的安装强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下墙体支撑工字梁,双层上墙体包覆工字梁,并通过角钢连接件增强墙体之间、墙体与楼板之间、墙体与工字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在降低建筑耗材的同时,提高了墙体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墙包梁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角钢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角钢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墙包梁结构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内墙包梁结构包括设置在上下两端的结构楼板1,楼板1内填充水泥砂浆;还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双层的上墙体和下墙体,工字梁4设置在下墙体上端,两侧包覆有所述的上墙体,工字梁4上端支撑所述的结构楼板。
在本实施例中,上墙体和下墙体均为双层,并且两侧墙体之间设置空隙;下墙体的厚度大于上墙体的厚度,在上、下墙体结合处留有工字梁的定位凸肩45,第二角钢连接件41设置在该定位凸肩上。
所述的上墙体包括第一上墙体21和第二上墙体22,两个上墙体之间留有容纳工字梁4的空间。
所述的下墙体包括第一下墙体23和第二下墙体24,两个下墙体之间留有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上、下墙体结合处通过密封胶42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上墙体的内侧通过第一角钢连接件31连接,其为L型角钢,第一紧固螺钉32穿过上墙体与第一角钢连接件31,实现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下墙体的上端与工字梁4之间设置第二角钢连接件41,其为L型角钢,请结合图2所示,在第二角钢连接件41插入下墙体的一侧边上开设第二通孔43,第二紧固螺钉穿过下墙体与第二角钢连接件41,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角钢连接件41与工字梁下端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卓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卓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1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结构
- 下一篇:目标跟踪装置及系统、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