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防滑地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9764.5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5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徐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雅丽斯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7/02 | 分类号: | A47G27/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防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防滑地垫。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中,垫子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如沙发垫、床垫、汽车座椅垫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垫子的舒适度及垫子使用时的便捷性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地垫的种类繁多,具有防水的、防滑的,但并没有具防水和防滑的功能,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水防滑地垫,兼具防水防滑功能,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水防滑地垫,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编织层、透气层、防滑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滑层凸设有防滑吸盘,防水层由经编织线和纬编织线编织成若干个防水编织单元,防水编织单元中间设有用于装设防滑吸盘的密孔,所述经编织线包括若干条、竖直平行设置的第一经束和第二经束,所述纬编织线包括若干条、水平平行设置的第一纬束和第二纬束,所述第一经束的第一上行端覆盖第一纬束的第一左行端,第一纬束的第一右行端覆盖第二经束的第二上行端,第二经束的第二下行端覆盖第二纬束的第二右行端,第二经束的第二左行端覆盖第一经束的下行端。
其中,所述第一经束和第二纬束均为双织线。
其中,所述双织线相向旋转,旋转距为2-6厘米,双织线每10-15厘米设置有梳枳。
其中,所述双织线的直径为50-100D。
其中,所述透气层包括从下至下设置的透气织物层和高透气弹性层。
其中,所述透气织物层设置有微透孔,高透气弹性层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大于微透孔的孔径。
其中,所述编织层与透气层之间设置有胶粘层。
其中,所述透气层与防滑层之间设置有胶粘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防滑地垫,兼具防水防滑功能,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防滑地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防滑地垫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防滑地垫的透气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编织层1、透气层2、防滑层3、防水层4、防滑吸盘5、密孔6、经编织线7、纬编织线8、透气织物层9、高透气弹性层10、微透孔11、透气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防滑地垫,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编织层1、透气层2、防滑层3和防水层4,所述防滑层3凸设有防滑吸盘5,防水层4由经编织线7和纬编织线8编织成若干个防水编织单元,防水编织单元中间设有用于装设防滑吸盘5的密孔6,所述经编织线7包括若干条、竖直平行设置的第一经束和第二经束,所述纬编织线8包括若干条、水平平行设置的第一纬束和第二纬束,所述第一经束的第一上行端覆盖第一纬束的第一左行端,第一纬束的第一右行端覆盖第二经束的第二上行端,第二经束的第二下行端覆盖第二纬束的第二右行端,第二经束的第二左行端覆盖第一经束的下行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滑地垫将防水层4与防滑层3结合,将防滑层3的防滑吸盘5容设于防水编织单元的密孔6中,从而兼具防水防滑效果,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经束和第二纬束均为双织线。双织线的编织密度大,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强,而且不易压断,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双织线相向旋转,旋转距为2-6厘米,双织线每10-15厘米设置有梳枳。
本实用新型的双织线的直径为50-100D。相向旋转并且设置一定距离的旋转距使双织线编织更紧密,不易松散,使编织层1编织孔更小,防水防尘效果好,直径小的双织线抗拉强较小,但编织后的地垫美观性好,直径大的双织线抗拉强较大,但编织后的地垫厚度较大,美观性较差。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层2包括从下至下设置的透气织物层9和高透气弹性层10。透气织物层9设置有微透孔11,高透气弹性层10设置有透气孔12,所述透气孔12的孔径大于微透孔11的孔径。双层设置的透气层2透气效果更好,使用时防滑地垫在压力的作用下,透气织物层9与高透气弹性层10产生不相同的形变,使微透孔11与透气孔12内形成大小不同的压力,从而使微透孔11和秀气孔吸收或排出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雅丽斯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雅丽斯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9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