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分液均匀的低温热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9137.1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7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方伟中;李垒;高翔;刘远辉;王润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30/02;F25B43/00;F25B41/06;F25B41/04;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14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分液 均匀 温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分液均匀的低温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热泵系统设计上为了增加热泵在低温环境下的蒸发制热能力,会采用两个蒸发器来实现,这样设计虽然增加了蒸发面积,但运行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以下问题:
以往是用一个热力膨胀阀来调节两个蒸发器的冷媒量,当其中一个蒸发器发生结霜情况时,热力膨胀阀会根据两个蒸发器的综合过热度调节阀开度从而保证较好的蒸发效果,这样做虽然实现了短期较好的蒸发效果,但整个系统蒸发端没有达到真正的冷媒平衡,从而导致结霜的蒸发器情况恶化,长期运行会导致系统压缩机回液,严重会导致系统瘫痪。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时调节,且保证分液均匀的一种能分液均匀的低温热泵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分液均匀的低温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气液分离器、经济器、第一热力膨胀阀、第二热力膨胀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第五三通阀、第六三通阀、第七三通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至四通阀的D口,所述四通阀的C口连接至第一换热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连接至经济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经济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连接至经济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经济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压缩机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阀口与第三三通阀的第一阀口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二阀口通过第一热力膨胀阀连接至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阀口通过第二热力膨胀阀连接至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出端连接至第四三通阀的第一阀口,所述第三单向阀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五三通阀的第一阀口,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二阀口连接至第六三通阀的第一阀口,所述第五三通阀的第二阀口连接至第六三通阀的第三阀口,所述第六三通阀的第二阀口连接至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三阀口连接至第三换热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五三通阀的第三阀口连接至第二换热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七三通阀的第一阀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七三通阀的第三阀口,所述第七三通阀的第二阀口连接至四通阀的E口,所述四通阀的S口通过气液分离器进而连接至压缩机的第二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进而连接至经济器的第二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第六三通阀的第二阀口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进而连接至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换热器内部设置有第一盘管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换热器内部设置有第二盘管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分液均匀的低温热泵系统通过第一热力膨胀阀和第二热力膨胀阀分别对第三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实时调节其冷媒量,保证了第三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实时以最佳的过热度运行,有效保障了整个系统蒸发端分液均匀,从而达到真正的冷媒平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分液均匀的低温热泵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9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电过冷器‑膨胀机联合辅助过冷CO2跨临界制冷系统
- 下一篇: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