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8791.0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4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江桦锐;李龙庆;方宏新;王衍滨;陈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
背景技术
随着商业化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对于多极耳卷绕或叠片的电芯,需要把多层极耳进行极耳对折处理,但由于对折后极耳长度不一致,极耳对折后极耳顶边会发生错位。
现有技术通常是增加裁切极耳工序,将错位的极耳顶边裁切整齐。但是,裁切极耳工序既增加了制造成本,又增加了金属颗粒污染电芯的风险。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理想安全性能的电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理想安全性能的电芯。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包括电芯本体以及与电芯本体电连接的多层极耳,其中,电芯本体的一侧为最长极耳,另一侧为最短极耳,多层极耳的长度从最短极耳向最长极耳逐渐增大,多层极耳中相邻极耳的长度差满足计算公式:Ld=H/(n-1),其中,式中Ld为相邻极耳的长度差,H为多层极耳的厚度,n为极耳的数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最长极耳和最短极耳的长度满足计算公式:L长-L短=H,其中,式中L长为最长极耳的长度,L短为最短极耳的长度,H为多层极耳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多层极耳的厚度H小于或等于电芯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最长极耳向最短极耳的一侧对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多层极耳的对折方式为单折或双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本体包括极片和位于极片之间的隔离膜,极片包括涂有活性材料的涂覆部分和未涂覆活性材料并从涂覆部分向外突出的具有不同长度的多个极耳。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极片卷绕或叠片后极耳对齐,极耳的长度从最短极耳向最长极耳线性增加。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首先,在极耳成型时直接制成不同长度的极耳,使得卷绕或叠片的电芯在极耳对折后实现极耳顶边自动对齐,解决了极耳对折后极耳顶边错位的问题;其次,极耳对折后顶边自动对齐,可取消裁切极耳工序,降低制造成本以及降低金属颗粒污染电芯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电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芯中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芯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芯包括电芯本体10以及与电芯本体10电连接的多层极耳20,其中,电芯本体10的一侧为最长极耳202,另一侧为最短极耳204,多层极耳20的长度从最短极耳204向最长极耳202逐渐增大,多层极耳20中相邻极耳的长度差满足计算公式:
Ld=H/(n-1)--------式(1),其中,Ld为相邻极耳的长度差,H为多层极耳20的厚度,n为极耳200的数量。
最长极耳202和最短极耳204的长度满足计算公式:
L长-L短=H--------式(2),其中,L长为最长极耳202的长度,L短为最短极耳204的长度,H为多层极耳20的厚度。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电芯本体10包括极片30(本说明书中对正极片和负极片结构不予区分)和位于极片30之间的隔离膜(未图示),极片30包括涂有活性材料的涂覆部分302和未涂覆活性材料并从涂覆部分302向外突出的具有不同长度的多个极耳200。极片30卷绕或叠片后极耳200对齐,极耳200的长度从最短极耳204向最长极耳202线性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8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风机
- 下一篇:一种转速改变可提示的吊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