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色选机导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7412.6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2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蔡新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安晶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B07C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合欢***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选机导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色选机领域,具体为一种色选机导料装置。
背景技术
色选机作为优秀的物料分选设备,广泛的应用在粮食加工、矿石分选等行业,色选机整体上包括输送机构、光学信号采集机构、分选执行机构等关键部件,色选机的输送装置用于将待分选的物料输送至光学信号采集机构位置处,光学信号采集机构将信号传递给分选执行机构对物料进行分选,分选后合格的物料落至导料装置内导出。现有技术中,导料装置一般为倾斜向下的导料槽,遇到容易在导料槽槽底粘结的物料,诸如带有冰块的鲜虾等,设置振动机构驱使导料槽振动,以防止物料粘结在导料槽上,导料槽的进料端与分选箱的出料端连接,导料槽所产生的抖动会直接传递到分选箱上,这种持续不断的抖动对分选箱内各个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比如抖动容易造成相机拍摄图像不清晰,出现虚影,影响物料检测系统区分杂质,导致色选精度低,分选箱的使用过程中,长时间的抖动极易导致色选箱内零部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色选机导料装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导料槽的振动传导至色选箱,保证色选箱的色选精度,延长色选箱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色选机导料装置,包括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槽底背面设置有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驱动导料槽振动并使物料向导料槽低端所在的出料端移动,所述导料槽的进料端与色选箱的出料端为非刚性连接或间隔衔接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当导料槽的进料端与色选箱的出料端为非刚性连接,这样就减弱了导料槽传导至色选箱的振动,最大程度地减小色选箱箱体的振动;当导料槽的进料端与色选箱的出料端为间隔衔接布置时,导料槽的振动无法传导至色选箱箱体上。这样不仅能保证色选箱的色选精度,而且延长了色选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色选机导料装置,包括导料槽10,所述导料槽10的槽底背面设置有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驱动导料槽10振动并使物料向导料槽10低端所在的出料端移动,所述导料槽10的进料端与色选箱20的出料端为非刚性连接或间隔衔接布置。
当导料槽10的进料端与色选箱20的出料端为非刚性连接时,这样就极大地减弱了导料槽10传导至色选箱20的振动,最大程度地减小色选箱20箱体的振动;当导料槽10的进料端与色选箱20的出料端为间隔衔接布置时,导料槽10的振动无法传导至色选箱20箱体上。上述方案中,一方面,确保色选箱20内相机拍摄图像清晰,保证色选箱的色选精度;另一方面,使色选箱20内工作部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延长了色选箱的使用寿命。
所述导料槽10的进料端通过弹性单元与色选箱20的出料端连接。将导料槽10的进料端通过弹性单元与色选箱20的出料端连接,弹性单元吸收大部分导料槽10传导至色选箱20的振动,最大程度地减小色选箱20箱体的振动,保证色选箱20的色选精度,延长色选箱20的使用寿命。
所述弹性单元为拉伸弹簧30,所述拉伸弹簧30上端与色选箱20的出料端固连、下端与导料槽10进料端固连。拉伸弹簧30不仅选型方便、成本低,而且拉伸弹簧30拆装时也极为便捷。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槽10包括底板11和立式布置在底板11边缘的两个侧板12,所述侧板12高端所在的端部位置有水平悬伸的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上沿板长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有三个拉伸弹簧30且板体上开设有对应的通孔,所述拉伸弹簧30一端穿过通孔与导料槽10固连、另一端与色选箱20的箱壁固连。根据物料的种类以及实际的工况,在导料槽10上设置合适数量的拉伸弹簧30,在保证色选箱20的出料端与导料槽10进料端连接稳妥的同时,使拉伸弹簧30最大程度地吸收导料槽10传导至色选箱20的振动。
所述振动单元为振动电机40,所述两个振动电机40平行间隔设置在导料槽10槽底背面,所述两个振动电机40的长度方向斜向导料槽10后端所在侧布置。两个振动电机40驱动导料槽10振动,保证易粘结在导料槽10槽底的物料沿导料槽10正常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安晶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安晶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74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