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富氧流量控制装置及富氧雾化加湿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7078.4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9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蒋维;杨栓稳;罗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康慧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邓超 |
地址: | 810000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控制 装置 雾化 加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富氧流量控制装置及富氧雾化加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原缺氧环境对人体诸多器官造成的病理损害是引发高原疾病的根本原因,采取人工富氧工程改善局域缺氧环境的氧分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今后政府民生工作的一个绿色环保工程。
我国高原北方地区缺氧、干燥,进行人工富氧时空气更加干燥,所以在富氧的同时进行空气加湿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是湿度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尤其北方人已经适应了较干燥的气候条件,如不加以控制将会是空气湿度太大反而带来各种问题。市场上富氧加湿方式虽然已将富氧和湿化集于一体,也能适用于一般富氧环境,但缺少湿度控制模块,因此在富氧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湿化,显然存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富氧流量控制装置及富氧雾化加湿控制装置,以提高富氧环境中加湿强度的可控性和适宜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氧流量控制装置,其中,包括:微控制器、流量驱动器和流量控制阀;
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流量驱动器相连,用于获取富氧流量参数,并将所述富氧流量参数进行转换,得到富氧流量控制信号;
所述流量驱动器,与所述流量控制阀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富氧流量控制信号生成流量驱动电流信号;
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流量驱动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流量驱动电流信号对富氧流量进行控制。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微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和D/A转换器;
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D/A转换器相连,用于获取所述富氧流量参数;
所述D/A转换器,与所述流量驱动器相连,用于将所述富氧流量参数进行转换,得到所述富氧流量控制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流量驱动器包括光电耦合隔离器和V/I转换器;
所述光电耦合隔离器,与所述V/I转换器相连,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V/I转换器之间的连接;
所述V/I转换器,与所述流量控制阀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富氧流量控制信号转化为所述流量驱动电流信号。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富氧雾化加湿控制装置,其中,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富氧流量控制装置,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雾化装置;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雾化装置分别与所述富氧流量控制装置中的微控制器相连;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取当前环境的温湿度信息,并将所述温湿度信息转换为温湿度电信号;
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温湿度电信号进行模型计算,生成加湿驱动信号;
所述雾化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加湿驱动信号控制水雾化,将氧气加湿并弥散。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微控制器还包括与控制芯片相连的定时器;
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获取所述温湿度电信号;
所述定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湿度电信号生成所述加湿驱动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雾化装置包括超声波雾化片和雾化瓶;
所述超声波雾化片设置于所述雾化瓶内部;
所述超声波雾化片,用于根据所述加湿驱动信号控制水雾化;
所述雾化瓶,用于将输入的氧气进行加湿雾化并弥散。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雾化瓶包括氧气入口和氧气出口;
所述氧气入口,设置于所述雾化瓶的下方,用于根据流量控制阀的控制输入氧气;
所述氧气出口,设置于所述雾化瓶的上方,用于输出加湿的氧气。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显示器;
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用于显示所述温湿度信息和模拟海拔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加湿驱动信号为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显示器为LC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康慧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康慧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7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室压力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支撑板状态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