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桩桩顶入土送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7030.3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史国永;高浩源;宋功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7/00 | 分类号: | E02D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47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桩桩 入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预制桩桩顶入土送桩装置,是为土木工程打桩施工时将预制桩全部送入土中达到设计要求的桩顶标高而设计的,属于土木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中,经常要将预制好的桩打入地下作为深基础来传递上部荷载;由于工程上预制桩的桩顶都被设计在地面以下,而且要求桩顶标高必须严格控制,这就需要设法在桩顶与地面平齐后,用辅助工具将桩顶送到地下;实际工程中大多采用断桩或短木作为送桩工具将预制桩打到设计要求的桩顶标高;由于断桩端部不规则,往往将桩顶打坏,标高控制不严;采用短木送桩弹性好,但强度不足,容易将短木打坏,也难以控制桩顶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桩桩顶入土送桩装置可以解决桩顶易打坏,标高控制不严以及难以控制桩顶标高的问题。
本方案的具体做法是:预制桩桩顶入土送桩装置,其特征是,由缓冲顶盖、顶圆板、传力件、加劲板、底圆板、定位圈与缓冲垫组成的;缓冲顶盖覆盖在顶圆板的上部,传力件的顶部,缓冲顶盖与顶圆板之间粘接连接;顶圆板在传力件的顶部,覆盖顶圆板和传力件之间粘接连接;传力件的顶部与顶圆板固结,传力件与加劲板垂直相交且固定连接;下部与底圆板固结;且通过底圆板与模拟定位圈、缓冲垫连接;加劲板在传力件上间隔连接;底圆板在传力件的底部,相交处固结;定位圈与缓冲垫在底圆板的下部;定位圈在缓冲垫的外部。
进一步的,缓冲顶盖是帽形的槽状部件,槽口扣在顶圆板的上面。
进一步的,顶圆板是板状部件,上表面与缓冲顶盖粘接,下表面部分与模拟传力件相交,相交处固结。
进一步的,传力件是由交叉板状部件构成的柱状部件。
进一步的,加劲板是四分之一圆的板状部件,沿传力件分段设置,与传力件的柱身板垂直相交且固结。
进一步的,底圆板是板状部件,上表面与传力件固结,下表面与定位圈垂直相交且相交,与缓冲垫的顶部粘接。
进一步的,定位圈是环状部件,与底圆板的下表面垂直相交且固结,环内接近底圆板的部位与缓冲垫的周边粘接。
进一步的,缓冲垫是板状部件,位于底圆板的下表面,定位圈的环内,同底圆板和定位圈相交的部位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方便地将预制桩送入土中,确保桩顶达到设计要求的标高。
附图说明
图1预制桩桩顶入土送桩装置示意图;
图2 1-1剖面图;
图3 2-2剖面图;
图4 3-3剖面图。
图中:1-缓冲顶盖;2-顶圆板;3-传力件;4-加劲板;5-底圆板;6-定位圈;7-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某工程采用如图1所示的预制桩桩顶入土送桩装置送桩,预制桩桩顶入土送桩装置由缓冲顶盖1、顶圆板2、传力件3、加劲板4、底圆板5、定位圈6与缓冲垫7组成的;缓冲顶盖1覆盖在顶圆板2的上部,传力件3的顶部,缓冲顶盖1与顶圆板2之间粘接连接;顶圆板2在传力件3的顶部,覆盖顶圆板2和部分传力件3之间粘接连接;传力件3的顶部与模拟顶圆板2固结,中间和与之相垂直的加劲板4相交且固结;下部与底圆板5固结;且通过底圆板5与模拟定位圈6、缓冲垫7连接;加劲板4在传力件3上间隔连接;底圆板5在传力件3的底部,相交处固结;定位圈6与缓冲垫7在底圆板5的下部;定位圈6在缓冲垫7的外部。
缓冲顶盖1是帽形的槽状部件,优先推荐采用木质材料制成,顶盖厚度为200-300毫米,槽口深度100-200毫米,外方尺寸为600-700毫米,内槽尺寸为400-500毫米;槽口扣在顶圆板2的上面。
顶圆板2是板状部件,优先推荐采用20-30毫米厚度的钢板制作,顶圆板2上表面与缓冲顶盖1粘接,下表面部分与模拟传力件3相交,相交处固结。
传力件3是由交叉板状部件构成的柱状部件,优先推荐采用20-30毫米厚度的钢板制作,相交部位优选焊接连接。
加劲板4是四分之一圆的板状部件,优先推荐采用10-12毫米厚度的钢板制作,在传力件3中分段设置,与传力件3垂直相交处采用焊接连接。
底圆板5是板状部件,优先推荐采用20-30毫米厚度的钢板制作,上表面与传力件3固结,下表面与定位圈6垂直相交且相交,与缓冲垫7的顶部粘接。
定位圈6是环状部件,优先推荐采用20-30毫米厚度的钢板制作,与底圆板5的下表面垂直相交处采用焊接连接,环内接近底圆板5的部位与缓冲垫7的周边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工学院,未经商丘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7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轴水泥土搅拌桩
- 下一篇:一种土建用打桩机支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