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TEC的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6930.6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9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唐晖;陆怀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tec 激光器 温度 控制系统 | ||
1.一种基于TEC的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激光器、单片机和驱动电路,所述的激光器包括热敏电阻和TEC制冷器,热敏电阻放置在TEC制冷器旁边,所述的单片机包括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用于获得参数的通讯模块,输入模块与热敏电阻通讯连接,通讯模块与外部的输入设备通讯连接,输出模块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通讯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TEC制冷器的正负极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EC的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模块包括两个信号输出端口PWM1、PWM2,PWM1、PWM2均与驱动电路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EC的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两个半桥驱动芯片U1、U2、四个N沟道MOS管Q1、Q2、Q3、Q4、两个功率电感L1、L2、两个自举电容C1、C3、两个滤波电容C2、C4和两个二极管D1、D2;所述的半桥驱动芯片U1的VCC端和SD端均与外接电源连接,COM端接地,VCC端和SD端还与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半桥驱动芯片U1的VB端、以及自举电容C1的一端连接,自举电容C1的另一端与半桥驱动芯片U1的VS端连接,半桥驱动芯片U1的高端输出口HO和低端输出口LO分别与N沟道MOS管Q1、Q2的栅极电连接,N沟道MOS管Q1的漏极与外接电源连接,源极与N沟道MOS管Q2的漏极连接,N沟道MOS管Q2的源极接地,半桥驱动芯片U1的VS端还分别与N沟道MOS管Q1的源极、N沟道MOS管Q2的栅极、以及功率电感L1的一端连接,功率电感L1的另一端与滤波电容C2的正极和TEC制冷器的正极电连接,滤波电容C2的负极接地;所述的半桥驱动芯片U2的VCC端和SD端均与外接电源连接,COM端接地,VCC端和SD端还与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半桥驱动芯片U2的VB端、以及自举电容C3的一端连接,自举电容C3的另一端与半桥驱动芯片U2的VS端连接,半桥驱动芯片U2的高端输出口HO和低端输出口LO分别与N沟道MOS管Q3、Q4的栅极电连接,N沟道MOS管Q3的漏极与外接电源连接,源极与N沟道MOS管Q4的漏极连接,N沟道MOS管Q4的源极接地,半桥驱动芯片U2的VS端还分别与N沟道MOS管Q3的源极、N沟道MOS管Q4的栅极、以及功率电感L2的一端连接,功率电感L2的另一端与滤波电容C4的正极和TEC制冷器的负极电连接,滤波电容C2的负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69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温的温控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纺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