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流向心式有机工质发电膨胀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6501.9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4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擎;唐密;李鹏春;赵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08 | 分类号: | F01D1/08;F01D25/24;F01D9/04;F01D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2263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向 有机 工质 发电 膨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温余热回收发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并流向心式有机工质发电膨胀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量的工业过程产生的低温余热不能被有效的回收利用,这不仅浪费了能源,还使得热污染成为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低温余热成为了节能减排的突破口。有机朗肯循环(ORC)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利用有机工质将低温余热回收后进行发电。不仅减少了常规能源利用过程的CO2、NOx、SO2的排放,而且提高了能源的总利用率。有机朗肯循环中利用的有机工质价格昂贵、有毒性、对环境有危害,不能对外泄漏。膨胀机是有机郎肯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有的有机工质发电膨胀机,其内部结构较复杂,效率较低,不能完全隔绝有机工质的泄漏,且现有的有机工质发电膨胀机多为径向装配,但是径向装配中容易因中分面变形而引起工质泄漏,而且径向装配在上下壳体装配时无法采用密封圈只能在中分面上涂密封胶对有机工质进行密封,这不仅加大了机组的拆装难度,也不能保证很好的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零泄漏的并流向心式有机工质发电膨胀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并流向心式有机工质发电膨胀机,包括进气壳,所述进气壳上安装有并列的第一排气壳、第二排气壳,还包括固定有涡轮的主轴,主轴的一端通过安装在第一排气壳上的第一轴承支撑,主轴的另一端通过安装在第二排气壳上第二轴承支撑,所述进气壳的输出端固定有用于调节气流方向和速度的第一喷嘴环、第二喷嘴环,所述第一喷嘴环上固定有第一叶轮罩壳与涡轮形成第一流道,第一流道与第一排气壳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喷嘴环上固定有第二叶轮罩壳与涡轮形成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二排气壳的内腔连通,所述涡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气壳、第二排气壳之间设有第一篦齿密封、第二篦齿密封,用于对有机工质进行轴向密封,所述第一排气壳上设有密封盖板,用于对经过第一篦齿密封的有机工质进行密封,所述第二排气壳上设有接触式机械密封与主轴配合,用于对经过第二篦齿密封的有机工质进行密封。
优选地,所述第一叶轮罩壳与第一排气壳的输入端之间、第二叶轮罩壳与第二排气壳的输入端之间均为间隙配合,所述进气壳的侧壁与第一排气壳的侧壁形成第一密封腔体,用于对第一叶轮罩壳与第一排气壳的输入端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所述进气壳的侧壁与第二排气壳的侧壁形成第二密封腔体,用于对第二叶轮罩壳与第二排气壳的输入端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优选地,所述进气壳与第一排气壳之间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用于密封第一密封腔体,所述进气壳与第二排气壳之间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用于密封第二密封腔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承位于第二篦齿密封与接触式机械密封之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排气壳、第二排气壳并列安装在进气壳的两侧使整个膨胀机结构更加紧凑;第一喷嘴环上固定有第一叶轮罩壳与涡轮形成第一流道,第一流道与第一排气壳的内腔连通,第二喷嘴环上固定有第二叶轮罩壳与涡轮形成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二排气壳的内腔连通,通过第一喷嘴环、第二喷嘴环对有机工质进行分流,实现了小轮径、高流量的技术特点,进而提高了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涡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气壳、第二排气壳之间设有第一篦齿密封、第二篦齿密封,用于对有机工质进行轴向密封,第一排气壳上设有密封盖板,用于对经过第一篦齿密封的有机工质进行密封,所述第二排气壳上设有接触式机械密封与主轴配合,用于对经过第二篦齿密封的有机工质进行密封,对有机工质进行了两次密封,保证了有机工质的零泄漏;此外,本实用新型并流向心式有机工质发电膨胀机采用轴向装配,未对壳体及其内部零件进行上下剖分,避免了径向装配中因中分面变形而引起的工质泄露,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附图中,1为进气壳,2为第一排气壳,3为第二排气壳,4为涡轮,5为主轴,6为第一轴承,7为第二轴承,8为第一喷嘴环,9为第二喷嘴环,10为第一叶轮罩壳,11为第一流道,12为第二叶轮罩壳,13为第二流道,14为第一篦齿密封,15为第二篦齿密封,16为密封盖板,17为接触式机械密封,18为第一密封腔体,19为第二密封腔体,20为第一O型密封圈,21为第二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65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轮气动静压高速马达
- 下一篇:一种零间隙碳环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