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电一体的三维成型底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5937.6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1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唐良华;蒋继荣;张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45 | 分类号: | B29C64/245;B22F3/11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电 一体 三维 成型 底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成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机电一体的三维成型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三维成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前沿的研究领域。如人们所熟知的3D打印技术,就是三维成型中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但是,现阶段的三维成型技术仍然无法应用于大规模的生产,而是更适合于小规模的制造,尤其是高端产品的少量定制中。因此这就对三维成型设备的个性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三维成型设备,均是在底座不动的前提下,通过移动机头、雕刻头等打印输出端实现三维立体的打印。而对于某些定制产品而言,若其需要的高度大于了三维成型设备底座至输出端最高点的距离,则不便再进行三维成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机电一体的三维成型底座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三维成型设备的底座固定不动、最大成型高度不便调整的问题,实现能够方便的对最大成型高度进行调整、提高三维成型设备个性化程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机电一体的三维成型底座结构,包括底座平台,所述底座平台的上表面设置凹槽,凹槽底部设置驱动端朝上的直线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固定输出端朝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盘;所述升降台的底面嵌设竖直向下的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至凹槽底面的直线距离内无阻挡物;还包括设置在底座平台外侧壁的输入模块、控制器、处理器、显示屏,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入模块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直线驱动装置、电机;所述测距传感器连接至处理器的输入端,显示屏连接至处理器的输出端;所述底座平台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位于凹槽两侧的滑轨,还包括与所述滑轨相匹配,能够在两根滑轨上进行滑动的盖板。
针对现有技术中三维成型设备的底座固定不动、最大成型高度不便调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机电一体的三维成型底座结构,在底座平台的上表面设置凹槽,凹槽底部设置直线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端朝上且固定连接升降台,即通过直线驱动装置驱动升降台做上下的运动。升降台上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端朝上且固定连接转盘,因此通过电机即能够带动转盘进行转动。转盘作为三维成型时的工作台面,在转盘上进行三维成型打印雕刻等工作。通过控制直线驱动装置,即能够调整转盘所处的高度,从而调整最大成型高度,使得具有更大更广阔的三维成型距离,从而提高适用范围。此外,通过控制电机即能够控制转盘的转动,以便于在三维成型时灵活自主的调整角度,便于在成型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成型角度,从而更加提高三维成型设备的个性化程度。直线驱动装置和电机的启动均由控制器控制,使用者通过设置在底座平台外侧壁的输入模块输入指令并传输至控制器进行读取,如升高5cm、顺时针旋转60°等,该类输入与读取方式通过现有的输入模块如数字键盘按钮输入、触屏输入、甚至是编码录入等均可,配合现有的控制器即能得以实现,在此不做赘述。控制器读取到输入的指令后,根据指令控制直线驱动装置、电机的动作,从而实现精确、自动的对转盘进行高度与角度的调整,实现更加自主灵活的三维成型。为了方便使用者精确掌握转盘台面所处的具体高度,本实用新型还在升降台的底面嵌设竖直向下的测距传感器,并确保测距传感器至凹槽底面的直线距离内无阻挡物,即是确保直线驱动装置不会影响测距传感器测量其自身至凹槽底面之间的距离,由于测距传感器至转盘面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因此随着升降台高度的变化,通过测距传感器测出其自身至凹槽的距离,即能够得出转盘面至凹槽底面的精确高度。测距传感器所测得的数据传输至处理器,由处理器通过现有技术将该数值加上固定不变的测距传感器至转盘面的距离,得出转盘面至凹槽底面的总高度,再将该高度传输至显示屏进行显示,从而确保使用者能够精确的掌握转盘所处的具体高度,便于根据显示的数值控制直线驱动装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整个打印过程更加自主、个性与精确。底座平台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位于凹槽两侧的滑轨,还包括与所述滑轨相匹配,能够在两根滑轨上进行滑动的盖板。由于两根滑轨分别位于凹槽两侧,因此在两根滑轨上滑动的盖板能够对凹槽进行遮挡,在不使用时避免杂物进入,确保凹槽内部无污染。在需要使用时沿着滑轨方向推动盖板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模块为触屏输入装置。通过触屏输入使得操作简单方便、利于操作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通过PLC读取指令并进行控制,能够确保控制精确可靠,提高本工装的自动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5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塑熔积法成型的挤出装置
- 下一篇:用于3D打印的配套基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