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染病房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3691.9 | 申请日: | 2017-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3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亮;张磊;司芮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培亮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A61L2/10;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22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染 病房 消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感染病房消毒装置,包括长条形门体框架,门体框架的上方安装有上隔板,上隔板的上方安装有与门体框架连通的通风罩,门体框架的一侧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通道,门体框架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对称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开口处的两侧均开设有长条型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门,门体框架的四角下方安装有排气管道,门体框架的两侧内侧壁上方均安装有消毒液输入管道。本实用新型使门体框架两侧的空间完全隔离开来,实现对感染病病菌的完全隔离,防止感染病病菌的扩散,将进出人员携带的感染病病菌消除,防止感染病病菌因人员的流动而扩散传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感染病房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感染病房大多具有传染性,感染病病菌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尤其使人员的进出很容易将携带的感染病病菌带出感染病房,将其它的病菌带入感染病房,使感染病出现交叉感染以及感染病传播的情况,严重影响对感染病的控制的治疗,为了避免感染病房内部的感染病病菌的传播,防止感染病的传播感染,因此需要一种感染病房消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感染病房消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感染病房消毒装置,包括长条形门体框架,所述门体框架的上方安装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的上方安装有与门体框架连通的通风罩,所述门体框架的一侧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门体框架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开口处的两侧均开设有长条型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门体框架的四角下方安装有排气管道,所述门体框架的两侧内侧壁上方均安装有消毒液输入管道,所述消毒液输入管道伸入门体框架内部的一端垂直焊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远离消毒液输入管道的一侧下方沿连接管道长度方向等距安装有喷嘴,所述活动门包括长条形门叶,所述门叶靠近滑槽底部内壁的一端开设有两组长条形安装槽,两组所述安装槽分别位于门叶的底部和顶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通过滑块活动安装有滑轨。
优选的,所述门叶上方的滑轨通过螺钉与上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门叶下的滑轨预埋在地面内部。
优选的,所述通风罩远离上隔板的一端焊接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上安装有鼓风机。
优选的,所述消毒液输入管道伸出门体框架的一端安装有消毒液存放筒,且消毒液输入管道伸入消毒液存放筒内部,所述消毒液输入管道上还安装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门体框架的四侧内侧侧壁均镶嵌有紫外线灭菌灯。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开口处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弧结构,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粘附有圆环形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门叶远离滑槽底部内壁的一侧开设有长条形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弧结构,所述凹槽的内部粘附有长条形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滑槽和活动门,利用来回切换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部的活动门的开启和关闭,使门体框架两侧的空间完全隔离开来,实现对感染病病菌的完全隔离,防止感染病病菌的扩散;利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部的活动门交替开启和关闭的方式对进出人员进行消毒,将进出人员携带的感染病病菌消除,防止感染病病菌因人员的流动而扩散传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感染病房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感染病房消毒装置活动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培亮,未经李培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36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交叉感染可控采血器
- 下一篇:消化内科用检查辅助架